第五十六章 天纵之圣,君子坦荡荡-《天马行空四部曲》


    第(3/3)页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要的在於修养和境界。

    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著丰富而精微的内涵,并提出(「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的说法,表示端正服饰是君子的重要大事,有关孔子推崇的服饰详见汉服。

    近百年来,不少人反感於中庸,大概是将它误解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无原则的偽君子行径,其实这样的乡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他说:「乡愿,德之贼也。」

    他认為,如果不能达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毕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為」。孔子又说:

    「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rs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