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元气少年》


    第(2/3)页

    “当才子们的观念不能与当时的统治阶级相适应时,他们将会遭到淘汰,就此成为怀才不遇。当然具体到个人身上不会这么简单。官僚体系再庞大也不可能完全轮到每个人头上,有的退舍一旁,有的不屑一顾,有的品头论足,有的在权力斗争中失势,有的才情不足。政治的复杂性令大量儒生难以适应,难于在政治活动施展才干,实现政治抱负,甚至还会招致不虞之灾。于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怀利器,无缘颖出的苦闷情绪油然而生。”

    严从龙轻轻拍了拍大腿:“说得不错。你现在几年级了?将来有没有兴趣考研究生?”

    其实宋保军的话还是笼统了些。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原因是个大命题,若是详细论述,写十篇万字的论文都不止。现下对着严从龙,自然只能选最简练的语言概括。

    也亏他闭嘴得快,不然让哲学人格发挥起来,恐怕会一直分析到严主任的靠山下台的真正原因不止。所谓交浅言深,那就不是想要的结局了。

    宋保军很是恭谨的回答:“我是中文系二年级学生,至于考研究生,还没想过。现在考虑这个早了些。”

    严从龙呵呵一笑,说:“不早了,人生要早作规划嘛。我念高中的时候已经在思索日后的就业问题了。小宋啊,你是有些才华,但需要更深入系统的学习,为将来打好基础。”

    “听说严主任高中那一届学生乃是天之骄子,个个人中龙凤,被誉为中南八省的黄金一代,我们比您是比不了的。”

    “中南八省黄金一代”的说法是宋保军一时兴起信口说出的,只当拍一拍对方的马屁。

    不过严从龙那一届学生确实人才辈出,中海市市长、象京市常委、茶州市公安局局长、朱蟹委员会常委、洪武财阀副总裁、中华驻德大使一个个职务闪耀星河。严从龙这不入流的茶州大学教导部主任只好敬陪末席。

    听了这话,严主任显得很是高兴,摆手笑道:“呵呵,都多少年前的往事了。嗯,你如果真有意思考研究生,我可以帮你参谋参谋。回去好好想想,别浪费了你的天赋才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