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312 黄金岁月-《云州物语》


    第(2/3)页

    不过也有说法是,因古时常以鹫羽数百上贡朝廷而得名(《出羽风土记》)。

    和铜五(712)年,元明天皇分陆奥之最上、置赐为出羽国,国内又分最上、村山、置赐、雄胜、平鹿、山本、饱海、河边、田川、出羽、秋田十一郡。出羽历经藤原平泉政权的辉煌、随后的镰仓地头代统治,再向室町幕府过渡,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数易其主,国内的大小家族也在历史的洪流中反反复复地演绎着盛衰之道。而最上氏乃是其中的后来居上者。

    人家虽然是八幡太郎源义家的后代,在羽州的日子却过得相当苦.逼。

    羽州不仅地僻人穷,气候还特别寒冷。

    本来嘛,羽州和奥州一样有着丰富的金矿资源的,但是。。。。。。

    人家伊达家早在室町时代,就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黄金体制】。

    当时的九代家督伊达政宗(不是独眼龙),大力主持黄金开采,不仅留作私用,还进献给幕府相当一部分。

    得到了金子的幕府一高兴,顿时觉得这些乡下人真是【忠厚老实】,【体贴懂事】,就在奥州守护的基础上,把奥州探题的役职也交给了他们(与大崎氏轮流担任,不过大崎衰落后就一家独占了)。

    在最上兼赖的时代,鼎盛时代的最上家一度取得了【羽州探题】的役职。

    不过最上家之后的发展却不如人意,起起落落,几度兴衰,直到最上义守、义光父子的时代才恢复了些许的元气。

    不过就算这样,这对闲不住的父子还导演了一出【天正羽州之乱】,搞得整个羽州动荡不安。

    奥州军阀的派系划分比较清明,伊达、大崎、南部分布占据奥南(陆前)、奥中(陆中)、奥北(陆中)绝大部分土地,剩下地盘的归属一些小领主。

    不过大崎家族衰败许久,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南部家僻居东北,因为交通的限制,也难以介入天下纷争,再加上三年前的【津轻之乱】,在搞垮了南部的国力的同时,也大大转移了【满月武士】的注意力,使得他们极少关注外面的世态。

    (【满月武士】:南部族长世代致力于东北的统一,南部晴政曾说过[阔如南部,新月走到满月圆]的豪言壮语)

    奥南的伊达一族,虽然在上代家督伊达辉宗的年代,领地只有三十万石,却是奥州最有实力的【话事人】。

    最上家则不然,二十五万石的山形城虽然也是羽州最大的势力,但是外有斯波,天童等强藩牵制,内有一大帮不安分的同族亲戚忠实的扮演着【猪队友】的角色。

    所以最上先生不要说统一东北了,光是整合羽州就够他受的了。

    现在,越后的领地,联军已经占领了一半。

    最上先生明白自己的国力并不充裕,能走到这一步已经是最大的成果了。

    所以他有了和谈并且退兵的打算。

    这时已经步入中年的他,比较稳妥的想法。

    现在灭亡上杉家并不现实,饭要一口口的吃。

    况且,听说人家已经求到了幕府的援助了。

    真要激怒了织田信长,那可是相当可怕的。

    不过想到这里,最上先生就感到一阵头疼————

    自己的想法是绝对不会得到自己那个【好外甥】的同意的!

    这个独眼龙!

    自负骄横并且飞扬跋扈!

    天文大乱之后,伊达晴宗、辉宗父子苦心经营几十年,好不容易才恢复起来的国力,肯定咬折在他这个不合格的小鬼手里。

    最上先生是这么认为的————

    没办法,连他那个嫁过去的妹妹,一向很有见识,被称为【鬼姬】的女人,都在写给娘家的信件中,不止一次的叹息,自己的大儿子穷兵黩武,完全无视国力的限制,四处征战。

    将来迟早要把他自己和整个伊达家族毁掉!

    【信浓,你派到近畿的人回来了吗?】

    【还没有。】

    站在他身边的,是此次跟随他出征的家臣伊良子信浓守。

    【哦,此前的消息曾说,幕府的执权明智小五郎跟上杉家的直江山城守兼续是交往过密的挚友,说不定明智会怂恿幕府将军与我们开战。】

    【不会吧。】

    【你不认同我的消息吗?】

    【我哪敢反对主公的意见,只是。。。。。。这信长公一向厌恶上杉家,说幕府这回会为了上杉景虎出兵,我实在是不能相信。】

    【你这样认为吗?】

    【是的。。。。。。主公,你以前不也跟我讲过[卞庄刺虎]的典故吗?与其参与其中,不如等到两只老虎两败俱伤,再将之杀死。。。。。。】

    伊良子信浓守的脸红红的道。

    【哈哈哈。。。。。】

    最上义光笑了,伊良子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总是有些幼稚。

    【主公,我的话很好笑吗?】

    【不是的。。。。。。哈哈,信浓,告诉你,战争,除了战场形势之外,还必须得看对方主将的习惯。】

    【习惯?主公的意思是。。。。。。】

    【你口中的信长公是个行事乖张,令人根本就无法琢磨的武将,他的行事原则恐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我那个好外甥,到处说自己要夺取天下,还散布信长公冒充平氏的流言。。。。。。嘻嘻。。。。。。】

    明明是事关家族命运的大事,最上义光却像个孩子一样的贼笑了一声。

    【上杉景虎虽然让信长公觉得讨厌,但现在相比与他,信长公对我的好外甥才是恨的牙痒痒的吧。。。。。。】

    【。。。。。。】

    【看来我们的人也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行啊。】

    伊良子信浓守想了想,问最上义光:

    【既然上杉景虎想到了联络幕府,那不如我们也依葫芦画瓢吧?】

    【信浓,你的意思是,让我也像上杉景虎那样去结交幕府?】

    【是的!】

    伊良子信浓守自信满满的说道:

    【如果只是与上杉家打的话,本家自然游刃有余,那上杉景虎空有当年不识庵谦信公留下来的[天下第一兵],也顶不上什么用,但是,如果幕府也插手其中的话。。。。。。虽说将军不可能会完全袒护上杉景虎,但如果他命令我们撤兵的话,那之前的努力就算白费了。。。。。。所以,且不说接下来的战事将会向什么地方发展,我们必须要先保住眼下我们所打下来的土地不会得而复失!】

    【那好啊,信浓,听你说得头头是道,那么请告诉我一声,我该去巴结哪位幕府官老爷啊?】

    【本来明智小五郎是目前唯一一位在将军跟前侍奉,又说得上话的人,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去找他,但是,直江兼续快了一步,明智就算不为别的,为了他和直江之间的交情,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越后的领地被我们打下,他肯定会想将军进言,使幕府用外交手段迫使本家和伊达美作守退出越后,更严重的话,就如主公所言,他会唆使幕府用武力手段对付本家。】

    伊良子信浓守顿了顿,缓口气道:

    【所以,我们不能指望明智!】

    【这可真是为难啊。。。。。。】

    实际上,伊良子信浓守讲了半天,全是废话,完全没有讲到点上,听的人也没有得到什么答案。

    不过对他非常熟悉,知道他就是这种【话痨属性】的主公最上义光倒是已经习以为常了。

    看来年轻人都喜欢长篇大论嘛。

    所以他只是安静的听着,也没有出言打断。

    。。。。。。

    天正十一年,对于我来讲,真可谓是人生的巅峰期!

    以宰相般职位【执权】的身份参与国家大事,主持天下第一城大坂城的修建,消灭为祸多年的杂贺匪徒。

    还有,就是在年底,我打败了毛利家。

    毛利家已经决定好了,要与织田信长议和。

    尽管还有许多家臣表示不服,但是现在连吉川元春也站出来支持议和,【两川】意见统一,那他们也说不上什么话了。

    多年的战争,不仅有军事上的重大损失,毛利领内的经济也因此濒临崩溃。

    而织田信长的议和条件非常苛刻————

    第一、毛利家族放弃整个山阴dao。

    第二、山阳道上的领地,仅保留备中,备后,安艺,周防四国共计八十万石。

    第三、毛利族长的儿子和家中宿老的儿子,务必前往安土城居住。

    第四、毛利家族不得继续收留前室町将军足利义昭,并放弃此前自足利将军家接受的一切幕职。

    第五,凡之前。。。。。。

    我不知道毛利家族为了这个战国版本的【凡尔赛和约】做出过什么样的抗争,只知道最后,

    这份和约的后面,署上了【毛利右马头大江辉元】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被没收的山阴,几乎包含了吉川元春所有的领地。

    他在过年之前,宣布出家并且将吉川族长的位子传给了吉川广家。

    一位名将就此隐去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身影。

    说来听不可思议的,尽管我在山阴dao上的主要对手就是他,但是我们彼此之间却从来没有真正见过面。

    当听到他全力支持议和的时候,我真的错愕了。

    印象中,历史上的【鬼元春】是个相当强硬的人物,说得再明白一点,他是一个真正的【硬汉】。

    他决不向敌人屈服————

    气吞山河的丰臣秀吉可以打败他,但却无法得到他的认同。

    在别人眼里闪烁着万籁光辉的【太阳之子】(真够可以的,除了天皇之外,竟然还有别的日本人敢自称是太阳的后代!),在他眼里却只是一只恬不知耻,篡取权力的猴子。

    但这回他竟然对我低头了!

    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还以为他会像历史上那样血战到底呢。

    好多年以后,我在提笔撰写日记型的回忆录《江户事记》时,是这么叙述这件事的————

    【吉川公绝非寻常之人。

    他清醒地估计到即便可以战胜笔者也不会胜过将军。

    但他也不想轻易败给将军。

    此次战役和十年前的第一次月山富田城之战相似,非盲目自信而战,而是打算以战赢得将军对毛利的承认。

    他并不打算令毛利家族以普通大名身份受幕府辖制。

    可能的话,他要毛利辉元公驾驭手中所有领地,把整个中国作为据点,迫使幕府承认毛利家族特殊的地位,这便是他提出与幕府握手言和之真正目的。

    笔者著述时,吉川公已过世多年,故以上情念实乃笔者之妄测也,吉川公之真实想法,已无从得知。】

    【父亲,我不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儿子,被称为【疾风龙之介】的三郎景光当时拿着我的日记,如是问道。

    对于当时只有十一岁的他而言,战争的结果只有胜或者负,明知无法战胜却还要战斗,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曾经跟他兄弟几个人讲过一句话,【人知其事不可为而为之,甚愚】。

    所以事事都以我的言行举止为模版的景光,无法理解吉川元春的想法。

    事实上,我也是在流放关东,再之后又重回大名之位,历经许许多多的人生波折与悲喜,心境逐渐变得坚强和成熟之后,才有所感悟的。

    毛利家族不属于日本封建时代三大武士氏族【平藤源】中的任何一支,他们是历史悠久的大江氏(因为毛利家的祖先大江广元曾经做过另一位大贵族中原广季的养子,叫做中原广元,所以我过去一直以为【大江】是【中原】的分支呢,后来才搞清两个氏族家格相同,彼此独立)的后人,平安时代也是身份显赫的宫廷贵族。

    大江广元是源赖朝非常忠心且重要的智囊,主持了幕府法律条目的编写,其曾祖父大江匡房也是源赖朝曾曾祖父,也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八幡太郎源义家的师傅。

    大江一门辅佐源赖朝子孙三代、北条义时、北条泰时,非常了得。

    且不说祖先如何了得,也不要说毛利元就公当年是何等威风,即便是眼下已经山穷水尽,毛利家也是战将如云,人才济济。

    除了毛利辉元最倚重的【两川】之外,可以上阵为主家搏命的老臣还有福原贞俊、渡边长、国司元相等,值得期待的少壮派有粟屋元信、桂元亲、志道元保等。

    当时我是这么跟【老三】说的————

    【不可否认,这些人都是非常有才干的武士,其中许多人的才能都超过了本家中的武士。。。。。。但即便是这样,在父亲我看来,他们仍然全都是不称职的家臣。。。。。这是因为,作为臣子的他们,如果可以稍微睁大眼睛看看天下版图,时代大局,就不会被逼到被我和羽柴筑前守大人攻打的这种悲惨田地。

    还有。。。。。。龙之介,你不要跟我说什么大楠公与新田中将的伟绩(大楠公指的是楠木正成,不过这好像是明治时代才开始有的称呼啊。。。。。。新田中将指的是新田义贞,曾经官拜正四位下左近卫中将,两人都是南北朝时代辅助天皇,讨伐幕府的名将,被后世武士与军人视为楷模),他们是不能跟这两位为了天下正道和心中信念而战的伟人相提并论的。。。。。。

    足利家的武士虽然狂妄,那征夷大将军虽然有胆量另立新天皇,但是却不敢尽全力攻击拥有象征日本一国的三神器的代表着正统的旧天皇,无论他怎么做,在道义上都是说不过去的。

    可是驱除了足利将军,之后自立为将军的信长公却没有这么多的掣肘。

    足利幕府持续了一百多年,早就气数已尽,毛利家的人却还指望着靠他来拓展家业,实在是可笑。

    所以从一开始毛利便处于不利境地。

    因此,当年从关西来安土城拜访将军和我的小早川隆景和安国寺惠琼,看来非常无奈。

    龙之介,你说什么。。。。。。哦,你指的是那个足利将军啊,哈哈哈,你不提他,我都快忘了他的存在了

    还有就是那个足利义昭,他在此后下落不明,没有人知道他是生是死。

    不过也没有多少回会再去关注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幕府将军了。】

    。。。。。。

    细川藤孝、忠兴父子于元宵节(在日本被叫做上元节)的两天前回到安土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