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挫败的李世民-《隋唐大主宰》
第(2/3)页
知道自己没有危险后,李世民便开始回想这一天的经过,有些地方他还没有弄明白。这时才想到面前的刘文静怎么会出现在孟津,他不是应该一直跟在父亲身边的吗?难道父亲已经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了?还是又有其他的安排。
刘文静笑眯眯的看着李世民的表情,轻捋胡须道:“二公子一肚子的话,不妨说出来的好,这样憋着可难受的很啊!”
刘文静是李渊身边最为得力的助手,也是李世民非常欣赏的人,他曾经跟李渊张口,想要把刘文静要到自己身边。李世民身边不缺武将,但很少有刘文静这样可以给他出谋划策的文人,所以对刘文静他非常尊重,而且两人之间或多或少的有种忘年交的感觉。
听刘文静这样戏谑的问话,李世民莞尔道:“先生又要取笑世民了,都知道世民心里着急,还请先生快些讲给世民听听吧。”
李世民有个优点,对于自己看重的人,他从来没有什么架子,不管是身居高位的人,还是贱役农夫,只要他觉得这个人值得他付出,那他一定会摆出一副诚心求教的低姿态,因此在大兴也好,晋阳也罢,说起李世民这个唐国公的二公子,大家多有好感。
当然好坏都是由人的情感来决定的,李世民做出的姿态,大家都觉得他好,那相对于李建成而言,很多人就会说唐国公大公子不如二公子好。流言不可怕,可怕的是年深日久,流言深入人心后造成的习惯性看法。
只要这种想法在大家心中扎了根,那日后不管是如何改变,人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们心中的那个第一印象,所以就会给当事人打上永远都褪不去的标签。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和李建成会出现日后深仇大恨的最初原因。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李世民和刘文静谁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后事,眼下的情况就是刘文静需要告诉李世民他来这里的原因和目的。
自从那次为了阻止李建成派人暗杀李向失败之后,刘文静基本上就没有离开过李渊身边,不论是去剿匪也好,还是跟着李渊北上去勤王也罢,总之,他是李渊目前最器重的一个谋士。李渊所有的计划和准备,他都心知肚明。
这次因为李渊已经开始动手取洛口仓的粮食,这件事情相对而言比较重要,而且谋划日久,一旦发动起来,中间的很多环节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会导致一连串的事情发生。
本来李渊是很相信李世民的本事的,但李世民走后,他想来想去还是有些不放心,一来是粮食的事情确实关节很多,李世民还是太年轻,怕他冲动。二来李渊也收到消息,朝廷这次要李向带着义勇军去江南剿匪,看上去是重视李向,其实背后的原因,像李渊这种多年出入朝堂的老狐狸,一眼就能看穿。
说白了,就是杨广开始忌惮李向的势力了,想要借着朱粲的手控制李向的发展。
这是一次机会,李渊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利益,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于是他便找来刘文静,想要听听他的意见。刘文静当然也听出了李渊的意思,便自告奋勇去给李世民帮忙,看准时机顺手将李向在龙门的利益也一并拿到手中。
李渊便安排刘文静带着人去河南郡,给了他极大的权利,有他在李世民什么,李渊一百个放心,这才有了刘文静出现在孟津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