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厚德真经,观想之法-《修仙笔记》
第(2/3)页
《厚德真经》:万物起源于气,修行者炼天地之气以为力,致肉身成圣,羽化登仙,历万千苦痛,是为苦修士。地势厚德,可承万物生长。我辈修行,正当如此。
苦修者一切皆在肉身自我,故肉身便应如厚德大地,可载万物,如汪洋大海,可纳百川。
这部心法的总纲自字句简明,没有故弄玄虚的咬文嚼字,让何易一看便有了不少好感。
看了看这厚德真经的修行要旨,又将心法境界的划分理了理,他的心中便不由多了些想法。
这《厚德真经》全文共五卷,两万七千多字,把修行的境界分在五个阶段。最初阶段是《泥石》,从血肉精气萌芽,修成钢筋铁骨的肉身。达到洞玄期并顿悟神通,便是第一卷大成。第二卷简称为《沙海》,是知微境界的心法,引导修行者把心力分化为无数股,融入到沙海般的血肉组织里。第三卷《璞玉》,便是归一期,是将无数细砂万化归一,熔成璞玉一块的过程。第四卷《空山》,无尘无垢,空山一座,就是纯净无暇的清明境。第五卷《厚土》,整部功法的巅峰,把那无暇的空山之身演化成整片大地,承载着无穷力量,衍生阴阳二气,直指生与死的大道法门。
论层次,这部《厚德真经》可以一直修炼到阴阳境巅峰,的确算得上是一部上佳功法了。生死境在至高仙界也是可以开山立派的一方高手,能够在仙国获封诸侯领地的存在,那种层次的功法自然不会放天道阁的第二层。
何易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闯过第三关,所以看到这部心法的时候,便有了将之记下,以备日后登临清明境,没有天演策后续功法之时拿来转修之用。
当年从《毗卢经》转投《太初混沌经》,时间足足耗费了**十年,而他从中也获得了巨大好处,肉身强大得远超同境界修士。不过若是从《太初混沌经》转修《厚德真经》的话,他的肉身或许就要因此反受制约,无法再像现在这样领先同流了。
若有天演策的第二卷,他定不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可这世界并不是凡事都能如愿,他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九霄世界的第二层还很大,他也不清楚会不会找到更合适的功法。只是这卷《厚德真经》寓意宽仁,让他非常喜欢,当下也不做多想,便在这乾坤坛的香案前坐下,静心细阅青玉之中记载的心法,将之烙印在自己神魂之中。
方才击败金人的时候他就已服下过一枚丹药,现在静坐下来,血气涌动间也在快速恢复着。
何易有时候也是个神经大条的人,当年常乐送他丹药他不知道珍贵,到仲古城才从无知客栈的丹师那里得知真相,为自己的大手大脚心疼了一番。现在在这藏经之所,他依然还是那样,只知道林炎之给的丹药效果很棒,却不知那根本就是上品仙丹,吃起来一点都不心疼。
时间,便在静坐中悄悄走过了一个多时辰。
记忆这份《厚德真经》所花费的时间,足足是当年记忆《太初混沌经》的三倍。比起只是天演策一部分的太初混沌经,这部功法应该说更加完整齐全。小小的青色玉简里头不但有着从炼体开始的整份心法,还有五个层次所对应的部分基础力量运用之法,以及一些适用的招式。总体而言,这部功法若是完全学会,即便没有其它的本事,也可算得上是个不弱的人了。
记下了玉简内的所有内容,何易的气息似乎也受到了些微影响,变得绵长宽广,有一丝丝厚土的博大真意。这一点,就是他太初之体的特殊之处,比厚土更加容易包容万象,很轻松就可接受自己想要的变化。
体内气血充盈,方才一战的消耗不知不觉已经恢复过来了。他起身将玉简放回香案上,香炉里那三炷香火还是原先的模样,虽然燃烧着,却一点也不见香灰坠落,香炷变短。
香炉左边的玉简是一部名为《生生不息》的紫府内修典籍,其中包含了一些威力不俗的法术秘术,整体皆以绵长浩瀚为基调,修行之后就会如同典籍之名那般,拥有生生不息的法力,愈战愈勇。这也是天仙功法之中品质较好的一类了,不过何易自己用不上,便未多阅,只是粗略观摩过便将之放下。
回头看看,台阶下方的双刀女子嘴角挂着一抹血迹,不知何时再次闯天梯失败,又在小楼下调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