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支持国货-《豪门崛起》
第(2/3)页
国内的日化用品国产和国外品牌基本五五开,国外是以施杰和联合两大巨头为主,国内则是日化集团为主,这两大群体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市场份额。剩下不足百分之十的市场份额则是诸多小牌子的生存空间。
国外品牌更加相信传媒巨头,对于逸嘉传媒这样广告行业中流的企业,他们还看不上。魔都日化是根本不用考虑的。那么只有小牌子了。
“魅蓝公司是怎么的一个公司啊?”
杜嘉逸直接把目光放在了只有百分之五份额的一家公司,这已经是小公司当中最大的那家了。
“魅蓝之前是非常活跃的,我还记得当初还在央视打过广告呢。”艾瑾萌回忆道,“不过后来好像是被日化收购了吧,后来又处理出去。”
“反正折腾来折腾去的,就逐渐衰弱了。”
艾瑾萌手里面的资料不是特别全,上面并没有魅蓝从日化独立出来的原因。不过独立意味着交恶,杜嘉逸对这家公司很有兴趣。
魅蓝在九十年代是大红大紫,那个时候国企还没有转型,还在坚持着老一套的运行模式。国外日化用品巨头对国内情况举棋不定,并没有全力进入国内市场。魅蓝作为私企,有着更灵活的运行模式,更加大胆的商业操作。
魅蓝老总徐暲当初不过是一个采购员,厂里面效益不好,积压了几百万的化妆产品,徐暲面临着下岗。
厂长为了几百万积压产品急得掉了一地头发,身上还有一屁股债呢,不回款的话,厂长只能跳楼去了。
徐暲脑子活,和厂长签订了代销合同,拿出身上的所有积蓄,找了一个魔都地区小红的明星代言了一下,几百万的货个把月就全部卖空了,还赚了不少。这笔钱反过来吞并了厂子,徐暲成立了魅蓝这个品牌。
杜嘉逸看着魅蓝的企业介绍,心里面一阵感慨。九十年代是一个弄潮儿的时代,只要能够抓住机会,成功离得非常近。自己的父亲母亲也是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不过区别在于进入新世纪之后,徐暲反而退步了。
面对国外巨头的海量宣传,魅蓝没有那么多资源参与竞争,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徐暲不得不接受日化集团的收购,抱团取暖。
很遗憾的是,日化集团并没有发展壮大魅蓝的意思,反而是有意地搁置魅蓝的发展。徐暲忍无可忍,借了贷款将魅蓝回购。
可是时代变了,光靠广告已经无法支撑起一家品牌的崛起。徐暲再努力,头发是掉了不少,市场份额根本就上不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