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十月-《盛世红颜乱》
第(2/3)页
因此最近,梁媗是除了在接送梁雍去鹤寿斋,以及陪着她娘亲饭后散食这两项活动外,她一般是在晚上回小云曛之前就绝不出南兰溪畔一步。
所以当晚上梁思玄急急忙忙得赶来的时候,梁媗是马上就知道了的,而随即她父亲和娘亲就到书房去密谈,梁媗也是不用再由别人告诉了的,其中虽然梁媗很想去送茶送水什么的,但看了看门外站着的荣木和弄琴,梁媗就又还是放弃了。
其实就算不靠近,梁媗也知道现下父亲和娘亲在谈的事情是什么,那天她对娘亲说出那些话,本就知道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了。
长平公主深得文帝宠爱,那由她口里传出的话,不管是谁都会不由自主的往文帝那边去想,去想这会不会就是文帝的意思,会不会就是文帝在长平公主面前这样说了,所以长平公主才会这般做的。
毕竟最能了解文帝喜好的人,最能趋利避害只做可以让文帝喜欢的事的人,必是在文帝左右的人,那长平公主绝对是这其中之一者。
而这样能最直接得反应文帝心意的长平公主,居然对钟晴说,不要与镇东大将军府的人走得太近?这句话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可是十分深长啊。
并且,梁媗可也没骗她娘亲,长平公主的确是让钟晴不要与她走得太近,但那是因了长平公主对梁媗有着许多敌意的缘故,根本就与文帝的喜好无关。但这些梁媗是不可能会与她娘亲说清楚的。
她要的本来就是娘亲把这个误会传达给父亲,而之后所产生的所有误想,肯定都只会围绕着文帝去了,而只要娘亲有意,那向着太子祁怀而去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反正人一旦只要有了怀疑,那别人所有的话语和动作就都变成了意有所指,更何况是向来已玩弄权术、极讲究平衡的文帝了,平时一句简单的话,文帝陛下都可以讲得九转十八弯,那在父亲心有疑虑之时,文帝的这些玄机,就只能成为怀疑的养分了。
而至于梁媗对沈氏说的那些话的真实性,沈氏不会怀疑,梁思玄又不会怀疑沈氏,就算是梁老爷子,在沈氏替梁媗揽下了这个始者的头衔后,那梁老爷子也就不会怀疑的了。
说到底,西殷帝王如今老迈,想要开始为新君铺路,那第一件要紧的事就是肃清,肃清曾经为了他这一朝而鞍前马后、死而后已的老臣们。
在文帝还在位时,这些老臣们就是他的得力助手,就是西殷的巨大功臣,可一等文帝驾崩,新君继位的时候,文帝就只会担心这些老臣们仗着自己以往的功勋欺瞒新君,甚至还可能扰乱纲常,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得大逆不道之事。
而至于这些老臣们曾经为西殷所立下的那些汗马功劳,到了最后君王们都会做出“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选择。
如今的西殷不就正是处在了这个阶段?
那此时不管文帝对镇东大将军府做出怎样的选择,也是说得通的,更何况梁家如今与太子祁怀可谓是早已结下了梁子,在表面上大家虽都还是相安无事的,但恐怕没人能再比梁思玄清楚,祁怀根本就是已经记恨上他、记恨上镇东大将军府了的。
这时若文帝真是已经开始为了祁怀肃清道路、清除老臣的话,那恐怕梁家还真就是难逃一劫了,这些梁思玄都想得到,而他先也肯定只会往这个方向想,而这就是梁媗要的结果。
只要父亲开始正视起了祁怀,开始设想若祁怀当真登基即位后,梁家可能遭遇的一切后果,那她相信,父亲一定会想的比自己更透彻、更深远。
如今的西殷的确是已经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但梁媗知道,若真让祁怀登基的话,那这个帝国只会崩坏的更加迅、更加彻底罢了。梁媗此时想的很多,但能做的却很少,思索到最后也只不过是叹息一声,终归还是力量太小了啊。
“姐姐,我困了。”梁媗还在心底叹息着,旁边的那只小老虎却揉着眼睛,忽然靠在了梁媗身上,有些都快睁不开眼睛的说道
“那我们就先回去吧。”转头,看着昏昏欲睡的梁雍,梁媗突然就笑了。
“不等娘亲了吗?”
“不等了,娘亲和父亲有事情要说,估计还要好一会儿的时间呢,我们就先回去吧。”梁媗唤过念湘来,两人一起帮着梁雍穿好银白底色翠纹的大氅,又再与墨画说了一声后,梁媗便就牵着梁雍离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