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太虚阴阳-《洞玄指略》
第(3/3)页
于月之阳回,每日昼时,亦为阳回之阳,而于每昼,又有阳回之阳中阳盛阳衰,于月之阴回,每日夜时,则为阳回之阴,而于每夜,又有阳回之阴中阴盛阴衰,月之阴回日,亦为同理。
日月之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法阴阳而定乎术数,天地之方圆,日月之周行,于是有刻有度。
自空至地,从中宫立足远望天涯,目所及者,见为等量,于是感天之似圆盖而觉地则如方矩,于是纵横交错为标,标置于方,绕而画地,见之名圆,于是定天为圆,说地为方,规矩之器,乃为之生。
人用刻度,测量万物,于是分寸为之定名,观乎天文而察于地理,于是易变之道为之成立。
夫大块之上下,名为天地,天之空空,八风而扫于无碍,观乎大块天地,似乎丸卵,人居卵中,呼吸精气,与天地之精神相往来,故说人身有灵而妙,妙通乎造化。
造化之妙,太极生二子,太阳太阴,太阳生子名日,太阴生子名月,日月星辰挂乎太虚,大块亦挂于太虚,乾坤之相,象乎鸡卵,阴阳之变,成乎挂象。
太虚大谷,填之大块,大块与日月具为星辰,大块之人,所见之星,无非日月星辰照临大块之气象,万物得日月星辰之气息而生,生而灵,灵而动,动则变,变则化,化则通乎造物之理,故说人与天地偕道亦大。
大块因太阴凝阳灵之息而成形,万物皆以太阴太阳之灵质凝合而得命,是故失阴阳者命则散,万物之命亦以阴阳合质而生,人身亦然。
是故,人参乎阴阳之根本,得乎纯一之灵性,则见洞然乎无象之象,无状之状,海者,为大谷王,太虚者,乃无际之渊,大块尚如微尘处其中,以太虚为谷者,则含诸天地。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