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朝下狱-《名姝风流》


    第(2/3)页

    冉宅,冉覃得到消息赶来告之卫衍。卫衍听过之后倒是未有多少惊讶。只是轻笑着说了一句:“老狐狸。”

    以他缜密的心思,怎么会不将这些都计划在内?说的简单些,老狐狸若是真病了,王恒回来后一举而上助王列登位倒是方便。老狐狸若是假恙,以他的性子定是不会容王恒活在世上,这样反而更方便王家行事。

    逼反而已。

    冉覃叹息一声:“筹谋许久。王家到底还是逃不过这个罪名。”

    卫衍却是轻笑不语。

    冉覃其实心里清楚:不管虞氏重新禅让司马氏也好,王家被逼反也好,其中若没有卫衍步步为营,王列想登上那个位子,哪有这么容易?

    卫衍在金陵不到一年,拨除三皇子、让王列其人被世人熟知、让虞氏声名一日不如一日,不管哪一个举动,皆是身陷囫囵的王家人难以企及的。冉覃叹息的那一句纯粹是因为事情走向尾声的感慨。

    卫衍未回答冉覃方才之言,转而言说:“将军下狱一事王家人该是知晓了罢?可有不妥?”

    冉覃听闻卫衍问这话,突然笑开,调侃道:“流之是想问王家小娘子罢?近日你时常魂不守舍,可是小娘子舍身求药一事让你大为触动,因此对小娘子上心了?”

    若是以往卫衍对冉覃这话定是不答,但今日却是一改常态,回了句:“小娘子那般,却是让我心生愧疚!”

    卫衍这话倒是让冉覃一噎,随即生出愤愤不平来。他被卫衍招来喝去的,受的委屈多了去了,也从没见过这人生出怜悯之心来……如今,看来确实是上心了!冉覃啧啧两声,还是那句话:“既然如此,你便好好对人家,小娘子待你以诚,实是不易。”知晓卫衍本性,却还依旧护他,这般节义之妇哪里去寻?

    *************

    临安将军大捷回朝却被天子下狱一事,到底还是生出事端来!挑起此事的便是前光禄勋刘业等旧臣。这些人也是豁出去了,这些年来受得委屈在此刻一并迸开,口诛笔伐之余,人更是站在高台破口大骂,将当年虞氏图谋不轨之事细细道来。

    不管真假,反正将这件事说出来的后果便是等来禁军的镇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时之间沉静如死城的金陵又被注入了活力。只可惜这股活力带着血雨腥风,不敢沉溺。

    之后的事情发生的让人始料未及。不过一夜,天子便下圣旨要将临安将军腰斩。这则消息一出,金陵城的血雨腥风味道更重了些。粘稠的让人几乎难以呼吸。

    王羡鱼听到这则消息之时,弟弟王律已经拿着兄长从宫内带出来的兵符向城外杀去。听兄长说,此次阿父回来带了五万兵马藏身于城外,便是真的反了,王家也不惧任何人。

    至此。王羡鱼之后的谋划都没了用处,只余一肚子愤懑无处发泄。

    第二日转眼便到,等王羡鱼睁开眼的时候,金陵城已经乱了套。王律趁夜带领五万士兵控制金陵城,更是亲率一万兵马将禁城层层包围住。

    将军府外守着的也从禁军换成了亲兵,辰时左右,王列从外而进,着一身青色长衣,对虞氏行礼一拜,道:“孩儿谢过阿父阿母养育之恩。今日若大事得成,孩儿定不负阿父阿母寄托。”

    王列说这话的时候带着几分哽咽,阿母虞氏更是泪眼涟涟,王羡鱼听出兄长话中浓浓的孺慕之情,在心中叹息不止。今日过后,兄长便不再只是单纯的兄长,更是一名身负天下大任的一国之主……

    一国之主,肩上的担子便更重了,虞氏又是宽慰又是心疼,将人扶起。语重心长道:“等此事大成,你好自为之!”

    好自为之并非虞氏弃他不顾之意,而是敦敦教导之心!王列,不。司马纯眼眶一热,颔首道:“孩儿知晓。”

    说过此言,王列又道:“我先去一步,待外面清静些我再来接阿母与阿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