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定档-《电影狂魔》


    第(2/3)页

    市场竞争激烈,广告投入必须舍得,有舍才有得,林翰这5600万美金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自然也是希望可以获得足够的回报。

    第二项,制片费用。

    这是电影的另一项大头支出,这笔费用通常被分为线下成本(主要指给技术人员支付的报酬及制作所需要的后勤、器材和维修费用)和线上成本(主要指向影片的管理人员及创造性工作人员所支付的报酬,包括制片人、编剧、导演和演员等)。

    在《蝙蝠侠》这部电影中,道具是重中之重,加上涉及的场景很大,需要的演员很多,所以,经过商议,《蝙蝠侠》的制片费用定为2700万美元,占据总预算的近五分之三。

    在这个费用中,蒂姆·伯顿的片酬是500万美元,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的片酬是500万美元,安妮·海瑟薇片酬为100万美元,这三位主创的片酬就占据了小半,重金之下,演员才会更加投入演出。

    至于林翰这个编剧,按照好莱坞标准,也有100万美元的编剧费用,不过这也仅仅是列在计划表上的费用而已,林翰并不会拿,因为本来就是他的钱,这笔钱将作为电影的补偿资金,在需要的时候用上。

    第三项,工会费用。

    这是预算中一笔特别的支出,也称工会红利,是指片方每一次重复利用电影作品并从中取得收入后,需要向银幕演员工会、美国导演工会、美国编剧工会、国际戏剧舞蹈工作协会等支付的费用。

    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要向这些工会支付费用,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各类型的工会并不是拿钱不干活的,它们的存在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比如一名编剧,当他的剧本得到的报酬远低于预期和行业水准时,编剧就可以向编剧工会求助,让编剧工会来为自己争取到合理的报酬,其他各个工会的作用也是类似的。

    这笔工会费用并不多,仅仅需要200万美元,你可以将之理解为保险费用,比如《蝙蝠侠》上映后,正当权益遭到侵犯,这些工会都是要出力出人去解决的。

    第四项,DVD发行费用。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好莱坞电影的收入渠道并非只有票房而已,它的收入渠道是多元的,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于DVD收入,这与美国人民的习惯有关。

    当代好莱坞开发出了一套“扩窗发行”的模式,即电影沿着不同的影院、音像、电视、新媒体以及海外市场等窗口依次发行,让位居前列的窗口可以享受一定的独占期。

    比如,一部好莱坞电影,会首先在电影院上映两到三个月,在电影放映期结束后,制片厂会以DVD、蓝光碟等形式发行电影的音像制品,从中取得不亚于电影票房甚至超过电影票房的收入。

    在这一块,《蝙蝠侠》的DVD发行费用定为500万美元,分量颇重。

    第五项,发行费用。

    这项费用是支付给发行商的费用,比如现在北美市场最大的影业巨头就是银河影业,其旗下拥有数千家影院和院线,这就是渠道,想要让电影得到最大效益,就必须支付给银河影业发行费用。

    这一块的费用,高达1000万美元。

    第六项,则是其他的零碎费用,这一项主要是流动资金,主要预防在上面几项费用出现缺口时可以补充,预算为200万美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