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历史因此而改变-《大时代之1983》
第(2/3)页
1986年,受《亮剑》小说影响,弯弯人掀起了老兵自由返乡活动热潮,6月5日,弯弯当局迫于压力开放返乡探亲政策。
……
……
在前世,很多人都说过年太累了,简直比上班都累。
原本想着趁过年和家人团聚一下、轻松一下,没想到却弄得更加的疲惫和劳累。
年轻人觉得累,老年人也觉得累,男人觉得累,女人也觉得累,恐怕唯一不觉得累的就是无忧无虑的小朋友们了。
这样的情况在80年代却恰恰相反。
这时候的过年是真正的过年,工作一年,到了年底,家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吃吃喝喝,单纯而快乐。
只是戈文却有些苦逼。
1984年的整个春节忙着赶稿子,等春节过去了,又帮着陈红军他们出谋划策。
这忙碌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回了北京为止,然后他才真正的悠闲了下来。
5月3日中国美术馆的法国时装大师伊夫?圣?洛朗时装展览,戈文和陈丹青等一众画家去看了。在戈文看来,这位大师的作品还是有些古板,比起后世的时装展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可是陈丹青等一众文艺界人士看来却是艺术的杰作,都大呼精彩,激动的几欲发疯。
这些人近距离的认真端详揣摩着大师的作品,分析大师的用意和构思,甚至连外国女模特身上的时装都没有放过,就差整出一副柯南那样的放大镜。
陈丹青他们这幅活脱脱的艺术至死范,让一边的戈文有些忍俊不禁。
这伙人现在的状态,如果放到马路上,绝对会被广大人民群众当做小流氓抓起来揪送公安局,甭管他们欺负的是中国人还是老外。
保持着常态的戈文漫无目的的在美术馆里浏览着,看到有新意的时装也会凑过去观察,不过更多时候,他更注意的是展厅里的人们。
戈文很惊讶的发现了一个现象。
在他看来有些落后、有些陈旧的时装,在陈丹青这些艺术家的眼中是西方的先进艺术、代表了未来艺术领域的走向,在老百姓的眼中却是妖魔鬼怪、奇装异服。
没错,就是奇装异服。这个展览与目前中国的国情相差的太远了,服装的理念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太过超前,以至于这个展览的参观人数寥寥无几,大多都是一些艺术高校的学生以及一些很明显能看出来的文化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领先半步的是天才,领先一步就是疯子。
对普通中国人来说伊夫?圣?洛朗就是那个领先了一步的疯子。
看来,现在改革开放的进程还是有些慢啊!
戈文在心中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如果伊夫?圣?洛朗的时装展放在90年代,恐怕就不会是现在这副冷清的样子了。
展览要持续三天,最后一天下午更有来自法国的模特穿着伊夫?圣?洛朗的时装作品走秀。不过对于曾在网上电视上见多了各种时装秀的戈文来说,兴趣缺缺,这位大师的时装秀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好。
戈文也就是第一天去看了看,就连展览最后一天的时装走秀,他都懒得再去。而陈丹青他们却每日早早的就守在了美术馆的大门口,等待着展览的开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