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反响热烈-《大时代之1983》


    第(2/3)页

    无数对亮剑这部小说赞叹、佩服、喜欢、欣赏的读者都无法再安然若鹜、置之度外,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和所有人分享他们对于亮剑、对于戈文、对于李云龙的感受和情怀。

    于是众多的报纸再一次成了他们发表心声的窗口

    李云龙,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军旅题材人物,没有之一。

    喜欢他的勇敢,喜欢他的坚韧,喜欢他的兄弟义气,喜欢他的粗中有细。

    他是一个草莽英雄,懂得运用谋略,甚至还有一丝狡诈的气息。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女人和被屠杀的老百姓,毅然进攻平安县城,虽然违抗命令,但是战役最终确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兄弟不顾上级的命令和同僚的阻止,下令进攻山寨,将杀害和尚的土匪此时这波土匪即将接受**的改编斩首。他可以为了自己的战友之身犯险,将自己的政委背出敌人的包围圈。他可以在抗战时和楚云飞出生入死,也可以在战场上对自己曾经的兄弟剑拔弩张毫不退让。

    在他身上,除了能看到革命军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我还看到一种义气。面对说了不到100句话而永别人世的秀芹,他再也没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也会发脾气,冲自己最好的战友政委,冲自己最好的兄弟和尚。

    草莽英雄,可爱可敬!

    文汇报刊登的读者来信,作者:樊贺

    李云龙让我知道: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脸,要是不敢亮剑,那才叫丢脸!

    楚云飞让我知道: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谢谢这部小说,谢谢写了这部小说的作者戈文。

    人民画报刊登的读者来信,作者:何光

    很多人爱极了这个大智大勇,狡黠匪气,满嘴爆粗,跟和尚抢油炸花生米的抠脚大叔,如果真实的世界有这么一个人物,我一定会爱上他。

    齐鲁晚报刊登的读者来信,作者:温钰莹

    那个386旅独立团骑兵连的连长孙德胜,职业军人可以说铁骨硬汉,最后被鬼子骑兵联队包围时,最后剩他一人,一只手被砍了,依旧镇定的喊出最后一次冲锋,最后连鬼子都不得不佩服这一支令人敬佩的队伍!

    魏和尚,他死的时候我整个人都震惊了,更震惊的是李云龙的反应。按照八路军的纪律这样的事不应该说派兵的,但他把孔捷软禁,带部队前去,只因那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管你是八路还是不是,这都是自古的规矩。

    真的军人除了服从命令我觉得还要有这样的血性,不然部队只是一群上不来台面的小娃娃。

    羊城晚报刊登的读者来信,作者:石雨生

    印象最深刻的是戈文在写李云龙打平安县城的时候,有个区小队,几个人,武器简陋,土枪土炮,他们并不知道是李云龙打平安县,但义无反顾的投入战斗,直到全体战死。

    在中国整个抗日战场这样的小部队数不胜数,亮剑并没有着眼于大会战,八年抗战是这些不起眼的小部队堆积起来的一部英雄史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