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改革开放的第一代弄潮儿-《大时代之1983》


    第(2/3)页

    好一顿打闹之后,几人一边舒畅各自的经历,一边协伴往畜牧场中走去。

    然后戈文就从陈红军的口中了解到了江东畜牧场这半年多的发展。

    就如同当初戈文建议的那样,搞养殖业真的不需要太多的投资,技术含量也低,再加上孙强当兵前本就是一把务农好手,陈红军从养鹌鹑做起,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江东畜牧场挂牌后,精心采购的鹌鹑良种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出雏,这半年多时间里,鹌鹑已经繁殖了两代,下的鹌鹑蛋也是越来越多。

    等鹌鹑养殖转入正轨后,陈红军感到人手不足,就又招了一帮退伍老兵,一方面让人推着自行车沿街叫卖,像什么农贸集会也从不放过,另一方面却是联系了以前的首长,直接将鹌鹑和鹌鹑蛋作为军需品给军队供应。

    与此同时,作为退伍军官、**员的陈红军凭着自己的政治觉悟,为了确保自己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没有“拉社会主义后腿”,他跑到上海市的工商局办理了销售执照,租了一间店面专门销售鹌鹑和鹌鹑蛋,这是上海市的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

    上海地处南方,本来就有吃鹌鹑、鹌鹑蛋的习性,并且上海的老百姓们现在也渐渐的富裕起来,只是受限于物资紧张,大家有钱没处花。所以当陈红军的鹌鹑店刚一开张,立刻便吸引了众多的肉食动物,销售额每日都能攀上一个新的高峰,每天排队购买鹌鹑和鹌鹑蛋的老百姓们几乎占据了整条街道。

    有钱的人买鹌鹑,没钱的人不能每天都吃鹌鹑,但是偶尔也会改善一下家庭的伙食,鹌鹑蛋和鹌鹑肉比鸡便宜实惠,自然是老百姓的首选。

    陈红军的钱包渐渐鼓了起来,江东畜牧场的流动资金变得越来越多,陈红军并没有将钱按当初商定的股份进行分红,更没有将这些流动资金放入银行,而是扩大江东畜牧场的规模,不仅仅是养鹌鹑,就连小鸡也开始上马。

    他还对畜牧场进行了升级换代,各种孵化设备、养鸡笼,甚至冬天的保温设备全部更新换代,按复旦大学一个搞农业的老教授说就是科学管理,科学畜牧。

    除此之外,戈文之前让陈红军联系的复旦大学农业系那边也出了成果,新型的饲料加快了鹌鹑的生长周期,且绿色环保、价格优良,对江东畜牧场出力甚大。

    在1985年元旦前,陈红军他们曾盘点过一次,江东畜牧场建厂以来已经孵化了鹌鹑十几万只,孵化小鸡也有近三万多只。

    现在江东畜牧场的规模达到了年产量鹌鹑20多万只,小鸡也有七八万只。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

    更主要的是,随着江东畜牧场的发力,就算有上海周边的部队分担销售量,可整个上海的市场还是无法容纳下这么多的家畜。陈红军已经开始安排人手将鹌鹑和鹌鹑蛋贩卖到周边的城市,开始往长江三角洲铺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