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破冰-《大时代之1983》
第(2/3)页
“好主意!我回去就让装备部组织购买这本书下发到各个连队去!”
一众首长们听到总参谋长的建议。不由的眼睛都是一亮,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呢。
于是无意间,上位者的一句话,就又让戈文的《士兵突击》的销量更来一个爆发!
这时人群中的北京军区司令员,1984年国庆大阅兵总指挥秦基伟将军也点头说道:“这本书的作者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我看过他在杂志上连载的一个叫做大国崛起的系列文章,写的不错,很有想法……前些天我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时候,听说中宣部的贺敬之打算将他的这些文章在广播中播出,正在紧张的选拔录音人手哩……”
“大国崛起?”
“哦。就是甘肃的那个《读者》杂志上连载的吧?确实很有意思!”
一众共和国最高级别的将领们就这样随着思维的发散随意的交谈着,谁说首长就一定要保持威严和古板?谁说首长就一定不会八卦?
发生在一天前北京的这一幕,自然不会传到外界,自然不会传到戈文的耳中。此时他和陈红军、卫建国三人正面面相觑,为了这个退伍老兵扶贫基金会的建立问题而在发愁。
卫建国和陈红军已经看过了戈文的策划书。不得不说,戈文所做的这个策划非常的完美,基金会的目的明确,资金流向公开,各种管理制度和条例都非常的完善。这是戈文借鉴了后世一些有名的慈善组织而编写的。当初因为汶川大地震,为了让自己捐出去的钱可以真正的落入到灾民的手中,他可是对于一些慈善机构有了一个很详细的了解的,没想到现在竟然用上了这些看过的资料。
“政府不理会我的这个申请,是因为就是他们也拿不准国家现在的政策,虽然宪法上明确规定了公民有结社的权利,但是中国自建国后除了宋庆龄基金会之外,在没有一个相同的案例,而宋庆龄基金会是党中央的组织成立的,和我们个人申请是两回事……”戈文向陈红军和卫建国说着自己的理解。
“退伍老兵扶贫基金会是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经营上没有任何的问题,恐怕政府最大的担心就是政治和政策两方面的风险了!这个责任谁都担不起呀!”卫建国一语戳中了问题的关键。
“我们是真心诚意的帮助那些退伍军人,怎么这么难啊!”陈红军也没招了。
就在三人愁眉苦脸的时候,孙强端着一张小桌子走了进来,他一进来就看到戈文三人的思考模样,不由的有些生气的将桌子往三人中间一摆,然后就在桌子上的饭菜和碗筷晃晃荡荡的过程中,大大咧咧的嚷道:“先吃饭,先吃饭。我说连长,我还从没见过你愁成这样,在部队你可不是这样子呐,你不行,就去找营长,营长不行就去找找团长,大不了咱找首长去,咱a军的人啥事干不了……”
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听到孙强叽叽咕咕的一阵大嚷,陈红军和卫建国两人同时眼睛一亮。
孙强所说的话倒也有几分道理,自己几人想做的不就是帮那些老兵们嘛,这样的事情让首长们知道了,那绝对会被拍着肩膀大声叫好的举措。
自古军人退役的难题就一直都是那些爱兵如子的首长们头疼的问题,要知道这个时代,抚恤金和退伍津贴一直都沿用抗美援朝时定下的规定。就算战士们牺牲了,抚恤金也才515元,这个数字根本无法补偿那些烈士们的家属们,很多人拿到了抚恤金或者是退伍津贴之后连家里的债务都无法还清,更不要说还要过日子了。
部队首长因为无言面对烈士们的家属不知唉声叹气过多少回,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几人的想法的话,一定会帮助自己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