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一个理由-《大时代之1983》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刚一念罢题记以及楔子的那首《血染的风采》,在场的所有编辑就都有些默然起来,一开始的那种急切心理都放回到胸腔中。从题记和楔子中,每个人都听出来这本《士兵突击》并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文学小说,这应该是戈文献给军人的敬礼,是他为了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们所写的作品。
那么,这应该就是一本军事小说了?!
虽然在场的编辑们对戈文的才华都非常的肯定,可是依然有很多编辑轻轻的皱起了眉头。
自改革开放后,军事小说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题材,因为基本上所有的军事小说都是那么一个套路,尤其是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国内涌现出一大批军事题材的小说来,可是这些作品大都流于庸俗,除了一本《高山下的花环》外,根本无法打动读者,大多数的读者们早已经被文革前、文革时期的各种军事小说给惯得反胃了。
只要写军人就是清一色服从纪律、认真训练、板着同一副面孔的好战士;只要写首长就是清一色坦荡襟怀、凛然正气;只要写敌人就是清一色的阴险、狡猾和奸诈;只要写战斗就是清一色的英勇杀敌、视死如归、为国捐躯,壮烈甚至惨烈……这样的样板戏,这样的样板小说第一次看读者们会激动、会振奋、会叫好,可是真的架不住来来回回的轰炸啊!
所以当王胜充满感情的朗诵着《血染的风采》的时候,戈文的耳边飘过的是那首熟悉而又哀婉的旋律时,在场的编辑们却只能通过那稍显的平淡和平静的词句来感悟这其中的爆发力。
似乎很一般啊?
很多编辑都不约而同的向一边静静的聆听着王胜朗诵的戈文瞧去。
江郎才尽了吗?
没等他们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出口,王胜就掀过了第一页,接着向正文念了开去。
然后那风趣的语言和朴实的人物性格就开始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之中。
一个愣头愣脑的许三多引出了无数或搞笑或坚韧的故事。
然后在场的所有人都随着王胜的朗读声而陷入了那个不抛弃不放弃的故事之中,于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并不是戈文江郎才尽。
这果真是一篇极其优秀的军事小说!
近三十万字的书稿一时之间肯定是无法朗诵完的,可是还没等王胜念的口干舌燥,仅仅才念了五六万字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随着朗诵的情节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是一部好作品。如果《文汇报》能够连载这篇小说的话,一定会带来非常轰动的效果。
《文汇报》的总编辑竺胜利走进编辑办公室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眼前的这一幕,戈文正和一众编辑都默默然的围在王胜的身边,而王胜正在朗读的着什么。自己风风火火的走进来竟然没有一个人发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