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论雷峰塔的倒掉-《大时代之1983》
第(2/3)页
……
自古文人相轻。或许文坛有人看到这样的戈文会心生压力,甚至是嫉妒,可是对于公众和普通的读者来说,这样的戈文才是所有人都期盼的!
我靠,好多小说啊!这个月老子终于不寂寞了!
不错,这些科幻小说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和阅读有关的饕餮盛宴,这就是一场献给他们的视觉大餐!
当然戈文这样的爆发,也让相当一部分的读者们对他非常的不满意,他们最腹诽的一点就是——
为什么不在同一家杂志或者是报纸上发表这些作品呢?
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了几年,此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很差劲。虽然每一个人都疯狂的喜欢文化、喜欢知识,可是物质条件的局限让每一个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杂志。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一份报纸或者是一本杂志就已经是一种很奢侈的消费了。更多的是,大家只有在看到自己实在是喜欢的作品时。才会购买。
可是戈文的这写科幻小说零零碎碎的散布在各种杂志各种报纸上,你让这些大多只能购买一本甚至两三本杂志、报纸的读者情何以堪?!
痛并快乐着啊!
……
……
戈文的这些科幻小说在短短的三四天时间之内就集中在公开的刊物上集体亮相了,这让原本只顾解决内部理论争端而无暇理会什么科幻小说的评论界立刻傻眼。
抛去那些保持沉默的评论者,评论界的主要声音都是反对科幻小说的。
虽然很多人现在没有继续批判科幻小说,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已经放弃了对科幻界的攻击。只是因为评论界内部的争论,让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罢了。
再加上戈文这个小坏蛋的挑拨(对于那些老一辈的顽固的评论家而言。戈文就是引发评论界内部争论的罪魁祸首!),很多评论家早已下定决心在等评论界安顿下来后,一定要狠狠的教训一下戈文,让他知道得罪评论界的后果!让他知道评论界的真正力量!
可是还没等他们开始行动,戈文的逆袭就浩浩荡荡堂而皇之的来了!
《中国太阳》、《红色中国》、《生存实验》、《诗云》、《全频带阻塞干扰》、《生命之歌》、《替天行道》、《审判者》、《地火》、《朝闻道》……
一直以来,评论界攻击科幻小说最关键的理由就是——他们坚持认为科幻小说不是文学作品,科幻小说应该归属于科普界。
正是因为这样的观点,当评论界具体的评论一篇科幻作品时,总是围绕着作品中的科学虚构是否成立来进行的,如“自私是否可以遗传”、“恐龙是否可以复活”、“克隆人是否具有父本的心理结构”等等。
而试图反驳的科幻作家们由于被评论界将话题局限在科普话语的氛围里,只能远离文学。逐条去辩驳这些虚构的合理性。
在这种情况下,科幻作家们怎么可能赢得胜利呢?所以他们只能越走越远,越描越黑。
再加上此时的科幻界处于起步的阶段,那些科幻小说的作者们基本上都来自于科普界和文坛之外喜欢科幻小说的科幻迷们。所以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科幻作品在艺术上是十分粗糙的,可读性上也吸引不了低层次的读者,在文学性上更是对高层次的读者不值一提,这就让“科幻小说属于科普界”的观点更能赢得公众赢得读者的认可。
可是现在不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