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1980年的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这篇社论改变了过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思想,文艺界的新口号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或许政治服务依然是文艺界的一项任务。可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为人民服务才是最深层次的根本! 所以文学界焕发了新的光芒,是的,我说的是光芒——伤痕文学、反思小说、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纪实文学、先锋派文学、新写实小说……这是再往前的岁月里根本无法存在的盛况! 可是评论界似乎依然固步自封,文学批评似乎依然受到政治标准阴影的影响,依然在为政治所支配,依然作为政治的附庸而存在,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 我认为文学批评必须突破政治阴影的束缚,建立艺术标准和思想标准同意的准则。 …… 文学评论同样不能忽视西方涌进来的各种文学批评理论,由封闭的体系到开放的体系。吸收外来文论和其他学科的养料,以丰富和改造陈旧的批评方法。 我们要由单一的哲学、政治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扩大为从美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多种角度来观察文学,用有机整体观念来代替机械整体观念,用多向的、多维联系代替单向的、线性因果联系的思维。 …… 文坛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离不开评论界。我们等待着评论界能够迎头赶上,我们等待着这一天尽快到来。 ****************** 评论情节基本结束。 有些童鞋说这是败笔,我不这么看。 怎么能说是败笔呢?从一开始我就没放过这条线,评论界的压迫一直都在渲染,就是等着主角这个时候的爆发啊,所以大家可以说叛儿的笔力有限。但说是败笔是不是有些过了呢? 还有让戈文在文章里说脏话,就是想突出一个主角形象,这是一个逐渐丰满的过程,是一个由平面走向立体的过程。 一个穿越不到一年的家伙,你指望他马上就能完全的融入到那个时代?完全放弃了过去那种酒吧胡天海地、网络吹牛打屁的性格? 或许以后戈文会真正的沉稳甚至腹黑,可是此时,丫还是一个热血小青年啊! 最后求各种支持,这是第二天两更了吧? \(^o^)/YES!(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