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然后的第二天,舒婷就收到了顾城的电报。看着电报上那五六百字的邀请信,舒婷在惭愧之余,心中也无可抑制的产生了如同顾城那样激动的情绪—— 没有宣言我们可以写宣言,没有主张我们可以写主张。没有体系的,亲手筑之!…… 好狂妄的口气,却一点都不让人反感。一点都不让人讨厌,相反,心中会涌起一股子激昂一股子澎湃,恨不得立刻投身期间! 然后一场激荡的地底潜流开始汹涌起来。 北京的朦胧诗诗人们每天见面谈论的第一个话题总也离不开上海,离不开上海的那个人所做的事情。大家见面的寒暄已经由“吃了吗?”变为“寄了没有?”,而舒婷也是那时候寄出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 在杂志的目录中找到了诗歌栏目,舒婷的目光顿时就被一篇名为《崛起的诗群》的文章名字所吸引。 这就是顾城在电话里向她说的那篇由戈文创作的诗歌评论吗?! 竟然放在了诗展的最前面,看来还真的像顾城说的那样是一片分量非常重的文章呢。 舒婷在心中猜测了一会儿,就将目光移开了,她的右手手指开始轻轻的触摸着《收获》杂志目录上诗歌栏目里的那一行行朦胧诗诗名逐渐往下移动,舒婷的心中越来激动起来,再然后她发现了自己的那首诗——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98页 虽然从昨天顾城打来的电话里,知道这一期的《收获》上有自己的作品刊登,可是舒婷的心中还是有种说不出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激动、兴奋…… 说起来舒婷在朦胧诗诗人中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在很早之前,她就已经在刊物上发表自己的诗歌作品。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就是这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也曾在一件不知名的小报上发表过,可是像《收获》这样全国最一流的纯文学刊物却从来没有过。 这真是一次让人激动的经历啊! 舒婷压抑了压抑自己心中的兴奋。就直接翻到了第98页,她迫切的想要看到自己的诗歌,这种新人一般的感觉出现在她的身上让舒婷的心中有些新奇,更多的则是急不可耐。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 看着这熟悉的诗句,闻着这淡淡的油墨味道,舒婷的脸上浮起了满意的笑容。 许久以后,舒婷活动了一下自己僵硬的身体,打算转身去柜台前结账,然后先前她在目录中看到的那篇《崛起的诗群》就从脑海中窜了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