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国崛起【求月票】-《大时代之1983》


    第(2/3)页

    然后戈文就开始写回信,他会接受《读者文摘》的邀请,他要为《读者文摘》写稿。这不仅仅是因为约稿信里《读者文摘》的副总编郑元续所说的那样,《读者文摘》对于作家来说是一个很适合发表作品的媒质,它拥有着广泛的读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戈文很怀念当初自己阅读《读者》的日子,在那些很普通的小文章里,蕴含着不平凡的大道理,是一副真正的心灵鸡汤!

    这也算是对曾经的一种缅怀吧,戈文在心中想到,然后他开始铺开了稿纸。

    《读者文摘》是一份文摘形式为主的杂志,原创的文章并不多。这个时期的《读者文摘》大多数文章都是选取国外杂志的一些文章,比如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自己登载的原创的文章并不算多,这主要是因为《读者文摘》的主题是宣扬真善美,国内作家们写的文章依然官方类型化的厉害,浮躁之气甚浓,他们看不起这种小文章,所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与《读者文摘》杂志的主题并不相符。可是戈文的这两篇散文却不同,虽然有些深刻,不过却十分适合杂志的主题。

    既然戈文答应郑元续的邀请,那他除了同意《读者文摘》转载《道士塔》之外,也要写几篇符合《读者文摘》主题的文章,或许这样的文章对于现在国内的一般作家来说是很困难抑或很不屑的事情——这种通过一篇文章来渲染一个光明的主题,通过一篇文章来让读者领悟一个人性的道理的文章说起来困难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不过对于戈文来讲,却是最简单不过了,他从来不认为文章由高低之分,只有读者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另外经过那么多年阅读《读者》的习惯,让戈文对于这种写法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说,戈文只要想写,那写多少篇这样的读者体的文章都没有问题,这就是一个套路的问题。

    不过戈文并不打算简简单单随便的编造一个故事出来,就如同郑元续希望的那样,戈文也希望能写出一些有着积极主题和人性,可以让读者醒悟或者某种人生哲理的文章来。这是已经已作家自居的戈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文由心生,生之为民!

    于是戈文凝神盯着空白的稿纸思考了很久,最后终于决定了自己要写什么样的文章。当初在电视上看到《话说长江》这个节目的时候,他产生了创作文化散文的冲动,并由此而写下了《道士塔》、《莫高窟》。可是当初他在第一眼看到《话说长江》的时候,他内心深处所联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其实是另外一个纪录片,那个纪录片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纪录片就是前世他在中央电视台看过的《大国崛起》!

    还有什么样的文章能比《大国崛起》更能激发读者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呢?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经历了十年的动乱,然后等到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始放眼看世界,然后他们就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所迷花了眼睛,很多人开始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他们开始迷茫甚至是困惑,姓共和姓资到底哪一个才是更好的,哪一个才是自己需要的……

    所以这时候正是需要让他们对国家对政府产生信心和自豪的时候,而《大国崛起》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了。

    虽然其他人不清楚,可是戈文深深的知道现在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富强,即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最终会影响到整个世界,而这一过程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虽然他深深的病垢后世那个市侩的社会,可是无可否认的是,那个中国让所有中国人在世界范围内挺起了胸膛,甚至让其他国家深深的戒备着。

    近代以来160多年的追赶,让现在的中国人更需要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中国的发展不能脱离世界,要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