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从高斯求和说起-《无上圣师》


    第(2/3)页

    他也喜欢漫山遍野的绿色,喜欢清新的空气,喜欢峰峦迭起、喜欢春江水暖,然而他对自然并没有太过特殊的感觉,他同样喜欢很多非自然的东西,航空母舰、战斗机、坦克。

    自然是他最薄弱的地方!

    思想他了解的不少,从古老的宗教到马哲,可宗教的传播并不是只有思想就行的,佛家传入中国时做了很多的妥协,最终和中国的古文化融合才得以扩张,他所知道的思想未必适合这个世界。苏承业最熟悉的宗教是道教和佛教,但凤国境内就有道教、佛教,思想理念跟中国的差不多,基本断绝这条路,他总不能在明显还处于封建社会的世界里宣扬马哲。

    制度他同样了解很多,从诸侯林立到世家门阀再到科举立国,国外的他也了解一些,然而和思想一样,不仅仅是了解就能塑造道心。以制度为力量根源的道心必须建国,建国绝不是靠制度的条条框框,是千军万马、血流漂橹杀出来的。

    他要如何强大自己,修炼?天赋强弱暂时不清楚,资源上他比苏宏达差得远了。解惑?暂时让他受益匪浅,可脑子的那点东西早晚是会用完的,之后怎么办。

    棋盘与米粒的故事他也听过,计算米粒的数量,对旁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天方夜谭,对他却很简单,只是等比数列求和。数字是大了点,给他纸和笔,也仅仅是有点麻烦。

    受此启发,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三座山峰传道、授业、解惑,就像是台电脑,不同的是直到二十一世纪人机交互仍然只能通过很简陋很机械的方式进行,人和传道峰、授业峰、解惑峰的沟通却很“先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机械也可以是一种优点,“先进”同样会成为缺点。机械意味着精确,电脑擅长于数字的计算,并以精确为基础发展出许许多多的功能。

    他要制造一台电脑,不是真的电脑,两个世界的科技水平相差太大,而且地球上的科技未必能在这个世界实现,苏承业是要沟通授业峰种下自己的“道之树”,制定规则来实现电脑的功能。

    为此他必须拥有一枚属性相同的“道之种”,侯得义的“解惑”就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