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华林先生-《盛世皇商》


    第(2/3)页

    “那位朋友的朋友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

    “华林,字青山。大概四十岁刚出头。”

    华先生拉住了铁焱的手,热泪盈眶:“我就是华林华青山!我、我……”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激动得拉着铁焱就是掉泪。完全没有了矜持的样子,这就有一点“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了,可惜铁焱并非他的故知,但是对于华青山来讲,能有一个人带来亲人的消息,比什么都珍贵和亲切!铁焱见他急切的眼神、渴望的目光,就告诉他说:“您的夫人她现在很好,您的女儿已经出嫁,夫家是做皮铺生意的,还算殷实。您的女儿已经有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您夫人现在女儿家生活,她们的身体也都很健康。您的朋友知道我来此间,特地为您打听这些的。您还记得福二爷吗?”王爷嘱咐文娟不要说出自己是亲王的爵位,免得有意外麻烦。文娟将此事嘱咐了铁焱好几遍,生怕他说溜了给王爷带来麻烦,有的人有个高位上的亲友就狐假虎威了,甚至以此招摇撞骗,不能不防。华先生当然记得福二爷,那位气宇轩昂、颇有大将风度却不失温文尔雅的棋友。那个拔刀相助、及时雨的福二爷!于是赶忙问道:“福二爷一切安好?”

    “很好、很好。”

    “他,现在升官了吧?”

    “没有当官,闲散家中。”

    “好好,当官也很累人的,无官一身轻嘛,真要谢谢他了!这个人真是侠肝义胆,华某若不是有福二爷的帮助,早就命赴黄泉了。”

    “是吗?你给说说。”

    华先生就把当时的事情和铁焱说了。

    “是这样。您也不容易啊,在这个蛮荒之地生活十几年。福二爷说您有学问,只是机遇不顺,不然前途无量。”

    “说起学问,在华某和福二爷认识不久,就碰到一件事情,可见福二爷的为人。那日我们临窗品茶,从楼下上来一位身材高高的、瘦瘦的、丹凤眼的客官,要了一壶花茶,在离我们不远的桌边喝着。谁知道刚喝了一杯茶就上来两位差官,一条铁链套在这位客官的脖子上,拉了就走。那位客官显然是读书之人,身体也不很硬朗,被拉得踉跄欲倒,大声问差官为什么锁他。差官说:‘你叫陈靖是吧?’那人说是,差官说这就对了,你是前明崇祯皇帝的外甥,是当今圣上要捉拿前明余孽,你跑不了了!那位客官申辩说,我是正蓝旗的旗民,根本不认识什么崇祯,和他毫无瓜葛,同名同姓的人多了,要拿人也得问明白了。差官说,打你三十板子你就承认了,说着还要拉锁链。这时福先生站起来,走过去笑着说:“二位差官且慢动手,这位先生说的很对,咱们大清人口众多,尤其汉人,同名同姓的人多了,抓错了岂不冤枉了人家?”

    差官火了,嘴里不干不净的上来就打,福二爷挥动一把扇子,几下就把差官打趴下了。您想啊,敢打差官的人了得吗?那差官给铁扇打得满头是包,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福二爷问差官:“你们的缉捕公文呢?拿来。”差官从怀里掏出缉捕公文,上面写着缉捕的案犯确实是叫陈靖。福二爷把缉捕公文放在被锁的客官面前问道:“是这两个字吗?”

    那客官大喊抓错了,他的名字是尊敬的敬。他有在正蓝旗当参将的兄长作证,他兄长名字是陈放。两个差官当时就傻了。结果自然是放了陈姓客官,陈客官对福二爷的及时搭救感恩不尽。就是抓错了,进了大牢有没有说话的机会很难说,严刑拷打是必然的,就他那身板一个是被打死,一个是屈打成招,秋后问斩也逃不过一死。别看福二爷就那么几句话也等于是救了他一条命。此后他们就成了朋友,经常在茶馆碰面交谈。交谈中现这位陈敬先生是个很有学问的人,谈吐不凡,满腹经纶。给了福二爷很好的印象,这样他们就成了新棋友。这位书生可不简单,人很忠厚,并不张扬,可是却掩饰不了出色的才华,不久就去了翰林院做编修去了。华某就觉得是福二爷帮的忙,也没好意思问,后来就摊了人命案,配了。后想起来,那位福二爷不是简单人物呢。对了,陈先生您认识吧?就是那位被福先生救下来的书生,如果没记错,他的字是大彬。”

    铁焱惊讶极了,也钦佩极了,他见过陈先生,非常谦和,可是他不能说破了陈大彬现在是瑞亲王的老丈人。于是铁焱说:“赵某也是通过福二爷认识的陈先生,他很好,已经不作编修了,在大户人家作西席呢。”

    “作西席好啊,当个孩子王,成天和一些心思纯净的孩子在一起,是个好事,比在官场上的争名夺利、宦海浮沉好得多。”

    “冒昧地问一句:华先生就不想回京了吗?这里虽好,毕竟是蛮荒之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