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冰儿之母(二)-《盛世皇商》


    第(2/3)页

    “是是,快滚!”塞本得捂着下巴上了马,滚蛋了。

    苏文娟不知该怎么感谢这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年轻人,掀开轿帘,连声感谢。赵铁焱抱拳施礼说:“小姐不必客气了,天色已晚,在下把小姐送到贵府门口,可否?”

    苏小姐当然巴不得,这样赵侍卫护送着苏文娟回到尚书府。路上,苏文娟把轿帘掀开一道缝,看着骑在马上的赵铁焱,只见他英气勃勃,健康挺拔,一身的正气。并不与苏小姐有任何的攀谈,他是怕自己离开,那个塞本得再来寻衅。

    苏文娟看着赵铁焱的身影,心中生出爱慕之情,顿时脸热心跳。也许他们就是有这个夫妻的缘分吧?自此以后她就放不下他了。当马车来到苏府门前,苏文娟想请赵侍卫进府小坐,也好喝杯热茶,当面表示感谢。可是赵侍卫却说要进宫当值,耽误不得。掉过马头,径直去了。根本没在文娟这个出了名的美女身上看一眼,这使文娟对他更加敬重三分。

    当然进府后要向阿玛、额娘哭诉了。苏纳海是个耿直的人,知道女儿光天化日之下被鳌拜的侄子调戏、侮辱,气得拍案而起。上朝时就向皇上奏了鳌拜一本,说他家教不严,溺爱、宠惯子侄,连当朝尚书之女都敢当街调戏,对待百姓家的女子是什么样子?皇上也挺生气:“鳌爱卿,你待如何向苏爱卿交代?”

    “奴才并不知此事,您不能光听苏大人的一面之辞。”

    “大胆!你在教训朕吗?”

    皇上见他狡辩,拉下脸来:“要证人吗?朕的侍卫赵铁焱可以作证!要不是他当值进宫时看见并给苏小姐解了围,你那侄子恐怕已经将好好的一个姑娘糟蹋了!还不赶紧给苏大人赔礼道歉?”

    鳌拜见皇上都光火了,知道无法给侄子开脱了,只好硬着头皮给苏纳海赔礼、道歉并说道:“既是我侄本得做出那等孟浪之事,想必是对令千金十分爱慕,不如就请皇上做主,将令爱许给我侄本得为妻,我们两家结成秦晋之好。”

    苏纳海气得涨红了脸:“下官的女儿就是剁了喂猪喂狗也不会塞到你们家里让畜生糟蹋!”

    “好了好了,两位爱卿,不要为这事伤了和气,朕的贴身侍卫赵铁焱人品很好,又至今未婚娶,只是门楣稍低了一点,如果苏爱卿觉得他能够配得上你的女儿,朕就做主将文娟小姐指婚给他,苏小姐也该有个婆婆家了。”

    “谢皇上!奴才非常愿意将女儿嫁给赵侍卫为妻!赵侍卫正当年轻,前程无可限量,眼下家境贫寒些倒也没什么,奴才也曾见过这小伙子,人品好是第一,不象有些人,尽干些抢男霸女禽兽不如的勾当!”

    “好了好了,苏爱卿消消气,回去准备女儿的婚事吧。”

    这边,鳌拜气得七窍生烟却又奈何不得。他自己也知道侄子在外边的名声实在太差,简直无法无天,大街之上就调戏苏尚书的千金,够缺德的,难怪苏大人胡子都气得扎撒起来了,人家那是黄花大闺女,千金大小姐,怎么说自己也没占在理上。皇上这么做也是一番好意,把苏大人给安抚下来了。不然他这股子气出不来,会一直和自己别扭着。他是生侄子的气。据说鳌拜下朝回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亲自抽了塞本得一顿鞭子。同时塞本得也和赵侍卫结下了梁子。

    苏纳海答应皇上的指婚,并非全部出自自愿,当时也是在气头上。在这之前他听过有人告诉他的一件事,说太后有意将文娟指给皇上做妃子。况且文娟有得天独厚的好条件,先是模样好、性格好、有才华,能帮助皇上做些事,一定会得到皇上的宠爱。自己也能搭些顺风车,不说是国丈吧,尚书的位置也是会很把握的。可惜呀,皇上现在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一句话就把文娟进宫的事情变成泡影。另外,不知夫人和文娟本人是什么态度?那文娟别看表面上十分淑女的样子,内心里可有主见呢。上回就是有人来提亲,苏尚书觉得还可以,差一点答应了那门婚事。幸好回来问过文娟本人,她一百个反对,说如果让自己嫁给那个人,就宁愿不吃饭饿死!将她许配给一个侍卫她会不会嫌弃人家的出身低?苏尚书哪里知道女儿已经看上赵侍卫了?那个年头有几个女孩敢自己心有所属?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苏文娟觉得如果嫁给塞本得那样的人,品行不端,贼眉鼠眼,仗势欺人,还不如死了。女孩嫁给什么人是关乎一生幸福的大事。未来的夫君可以相貌平平,也可以没什么本事,但是必须人品好,为人正直、心地纯善,才能成为一生的依靠。不然吃喝嫖赌、坑蒙拐骗,这辈子还有任何的希望吗?所以她很有主见,碰不到好的宁可不嫁。

    苏尚书回府了,在自己的书房呆着不出来。夫人打人来请,说马上就来,干等也不来。其实他是在想怎么说起皇上指婚的事。他有两房妻妾,文娟的母亲是正室夫人,只生了文娟一个女儿,二夫人生了一个儿子,今年十岁了。

    苏尚书视女儿为掌上明珠,十分珍爱,因为这个女儿不但生得花容月貌,而且才华横溢,非常聪慧。平时温柔体贴,性格里却是柔中有刚,关键时刻非常清醒。他不知道该怎么提起这个婚事,万一不同意哭闹起来他这个当阿玛的还真不知怎么办了。别看苏尚书在朝堂之上一副大丈夫气概,可是回到家里,拿女儿就一点辙也没有。想了一百个开篇词,都被自己否决了。直到女儿来叫他吃饭才答应着出了书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