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给少府发工资-《归来望思》


    第(1/3)页

    雪晴现在也有计划的将天道慢慢的转移出武陵。直把桃源作为一个基地。而训练和研究的功能,要在西边也有所保留。

    毕竟,相对于国内来说,国外还是安全很多。

    要说是人口,现在这个时代哪来的那么闲散劳动力,一块田一家人,世世代代守在那儿,土地兼并又不是十分的严重。虽说贵族和豪强手里都有不少的地,但毕竟贵族的人数还不算是很多。

    生产方式太过原始,不说是刀耕火种吧,反正现在还有好多的地方农具都还是木头的。还是前任丞相公孙弘上任之后才开始大力的推行铁制农具的。生产方式如此落后,土地把人民牢牢地锁住,根本就没有多少的闲散劳动力。

    所以呢,皇帝要扩军,要迁徙到河西去实边,要大批的人手打造军械。还要各级官吏。就显得处处不够用。连朝廷都不够用,那天道这种二线组织,就更是捉襟见肘了。

    这又不像是打仗或者是做劳役。一直命令下去,凡事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就全给弄过来。经过了秦朝晚期的事情,汉庭吸取了经验教训,对于徭役的事情一项是比较慎重的。要人就不能哪样鲁莽,不管是汉军还是徭役都是要给钱的,不仅给当事人工资,就连家里也还的有安葬费用。

    故而汉朝的休养生息政策,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就是鼓励生育,十几岁不结婚就要征收不婚税。孩子生得多,政府还会相应的给予奖励。用这种方式,十几年便能成长起一拨壮劳力。

    雪晴正在对邱平送过来的简牍呆,如花却过来道:“殿下,中少府来了。”

    雪晴眉头一皱,不会是丞相府又给少府来找麻烦了吧。便将简牍都收起来。才坐在几案后面道:“请进来吧。”

    中少府相当于少府监的副手了。此刻慌慌张张的跑进来道:“殿下不好了殿下。”

    雪晴训了一句:“嚷嚷什么,好事好好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