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收复山西-《中华第一帝国》


    第(2/3)页

    更让王思锐没有想到的是,先前在统计资产的时候,资产过万两白银的官吏,几乎全部都参与了捐爵。

    或许,他们此次的参与只是为了能够保证自己未来的平安。

    毕竟政治这种东西,没有人比那些官吏们更加清楚了。

    起初的时候他们还在怀疑,可是当乔致庸都捐了二十万两银子的消息传来之后,那些各地的官吏可就一点也不淡定了。

    政治家的脸算了,政治家根本就没脸。

    许多官吏都从这道公告中读出了一丝丝政治的味道,如今国家没钱了,你们这些有钱人是捐呢?还是不捐呢?

    如果捐了,就给你个爵位,只要你以后不犯错,就保证你的平安和仕途。可若是不捐,那也就别怪俺秋后算账了,到时候可别哭爹喊娘的说俺不讲情面。

    “好!真是没想到啊。”王思锐看着成绩单,猛的拍着桌子叫好道。

    他没有想到的是,本来只是为了从那些官吏们手中扣点银子出来,最终却被他们误解为最后的救赎。

    而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县令以上的官员全部参与的捐爵。

    那么王思锐控制的五地一共有多少个县呢?大约两百多个。仅仅只是半个月的时间,就为王思锐带来了近四百万的收入。

    不要以为每个人都只按照最低标准捐的,那些以前贪的多的,地位高的,自然害怕王思锐找他们算账,所以也就只能忍痛捐的多一些,加上一些地主老财们零零散散的捐爵,所以,这半个月的收入已经超出了王思锐的想象。

    “没想到捐爵的效果竟然这么好,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啊。”王士珍也同样的不敢相信道,虽然早就知道了那些官员们手中有钱,但也没想到一道命令下去,他们就不得不拿出几乎一半的资金来捐爵。

    当然了,王士珍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各地驻军的功劳。

    如果不是王思锐将军权收了回来,导致各地官府除了衙役巡捕以外没有了任何兵力,就连守城的都是预备役,直接归王思锐管辖。

    这么多军队天天住在家门口,如果不出点血的话,他们就是睡觉也睡不踏实啊。

    “这笔钱要立即花出去,只有花出去的钱,才能够为我们创造更多的资金,拿在手里不动,几个月后我们就会再次陷入困境。”王思锐冷静了下来,坚定的说道。

    “恩,我的意见是扩大纱厂和纺织厂、制衣厂的规模,并且在各地开办直营店铺,统一售价,统一管理。”王士珍说道。

    跟着王思锐的这些年,王士珍也学到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

    所以,当王思锐下定决心要发展民事工业的时候,王士珍就已经在考虑应该优先发展哪一块了。

    很显然,在清朝这个工业几乎为零的时间段里,能够让他们发展的民事工业显然并不多。

    而百姓最关注的便是衣食住行,食物就不用说了,他们一时半会的也管不到,家家户户都有地,吃的菜什么的都是自己种的,难不成要让国家开酒楼不成?

    住也就不说了,国家没那个时间去开客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