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幸福生活-《建筑工》
第(2/3)页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世间的事情就是在找一个平衡点,我唐奋斗家的平衡点在现在就是最佳。
大地回春,惊蛰一声春雷,响彻了整个唐山村,惊动了两省三县,惊醒了思想还熟睡的人们。
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觉醒的中国人大踏步的往前走,农村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再也不满足留在家里种田,他们纷纷走出家门,去县城,省城打工。
还有到处在相传今年后半年,国家要收回香港的大事情,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唐海龙家院子隔壁的大块田里,冬小麦在春日和煦的阳光下已经悄然探出了头,绿油油一片,这不仅让一家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可以给唐奋斗带来新鲜的空气和每天张望的去处。
还有一周,海龙就要去县城参加初中毕业统考了,在中考的成绩中按照前多少名划定指标,这个分数就是中专预选试的分数线,过了这个线,就有资格参加中专考试。
一般普通中专的分数线要高于县最好的高中-一中,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因为家庭贫困,大人们期望孩子早点毕业,好帮助家庭减轻负担,这样大多初中毕业的优秀学生都选择去就读中专,从而错过了进入大学校门的机会。
可是老牌高中生唐奋斗就不这么认为了,他认为高中不只是学习基础知识,也是拓展人的视野,锻炼人的意志的黄金阶段,每个人应该经历高中生活的洗礼,参加挤独木桥一样残酷的高考竞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人生。
所以上个周末海龙回来的时候,唐奋斗力排众议,主张海龙认真对待中考,目标就是县一中,唐奋斗曾经的母校。
唐山村唐小学队长这些天经常扯着嗓门,在剩下的一帮老幼妇女跟前宣讲政策,彰显他的权威和知识。遇上年轻俊俏的小媳妇,他顺便讲上几段荤段子,惹得人家红透了脖子。
唐小学眼馋这男人外出务工剩下的这些俊俏媳妇,可是大多唐家的都是他的亲房邻里,有些辈分都比他高,还真的不好下手。朱家的有几个年轻骚情的媳妇,只可惜那朱八十不是等闲人物,上次因为退地还给自己记了一笔账呢,他是轻易不敢得罪。
只有处在中立的赵娟,如今男人没有了功能,她也得了自己的好处,彻底被自己给拿下了,只要有机会,唐小学就会去找赵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