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唐山村来了知青-《建筑工》


    第(2/3)页

    那年唐奋斗从县城来到唐山村插队的时候刚好十八岁,县城来的小孩子细皮嫩肉,身材修长,相貌英俊,热情洋溢,雪白的衬衣束在卡琪兰筒裤中,显得笔挺笔挺,吸引了唐山村周边所有姑娘的眼光。

    大户人家的待嫁的乖女,有私底下托人说媒的,也有大胆的私下找唐奋斗表白的,可是唐奋斗怀揣对革命的无比热心和对事业的忠诚,而拒绝了一切来自对个人的关怀。

    后来生性腼腆,内心倔强的村学老师赵娟,慢慢的走近了唐奋斗的心里面,赵娟对高中毕业的唐奋斗也是充满了爱慕和仰仗。

    在村支书和公社驻队干部的见证下,唐奋斗和赵娟结合到了一起,分得了一道农业社的旧窑作为他们的爱巢,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唐奋斗炙热的革命热情退却后,就是对农村艰苦生活的麻木和无奈,这里实在太穷了,全村人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交给公家后,剩下的支撑不到此年秋收时节。

    唐奋斗纵然有满腔的热情和力量,也斗不过靠天吃饭的自然规律,这里做饭吃水都要跑几公里路去邻村挑水,唐奋斗把每天挑水就当做是对他的革命意志的磨砺。

    幸亏有赵娟的鼓励和她娘家的来自隆县的一些救济,他们也算是勉强度日,并且后来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又打了一道全新的院子,建立起了自己真正的家。

    80年唐奋斗和赵娟的第一个孩子唐金龙出生,这个男孩子的出生,彻底的打消了唐奋斗返回县城的想法,看着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唐奋斗此前跃动的心似乎有平静了下来,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过日子,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未来。

    金龙出生的当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刮起来了,农村到处弥漫着改革的新鲜空气。

    次年很快土地下放到户,集体农业资源第一次分配给真正的土地主人农民,唐金龙刚好赶上了分田的指标,三个人分的了七亩农田,一头毛驴,若干农具。因赵娟是民办教师,有每个月二十五块钱的工资,另加半个人的农田。

    这可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财产,以后这七亩土地上的产出就是自己三个人的口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