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云离-《庄园奇缘》
第(2/3)页
如今梯田里的各种农作物都成熟了,从村舍这边远望过去,整片区域就像一张由彩带拼成的油画,精美绝伦。
上鹿村的地形像极了一个“L”字母,拐角处是一片山林,由三座大小不一的小山组成,呈“品”字排列,最高的名叫斑鹿山,至于其余较小的两座,原本是没有名字的,为了方便记认,村民们把较大的叫做大鹿山,较小的叫做小鹿山。云离此行的目的地,正是小鹿山。
石灰路的终点处,恰好在小鹿山的进山口,往上走一小段石阶路,就能一览小鹿山的全景。
严格来说,小鹿山并不能算作山,归为山丘或者丘陵更为合适,山体是东西走向,缓坡较多,远远看去,就像是海里的浪涛。
石阶的尽头,靠近石灰路的那侧,建有一座简陋的二层小楼,底层是红砖房,二层是一个帆布顶棚,用钢铁支架搭建起的,跟蒙古包有点类似,显得十分另类。
小楼前面种有一棵大榕树,是斜向着西边长,倾斜度很大,看起来有随时倒塌的风险,不过榕树的根须极其发达,所以不用为这方面担心。
将包裹放置到小楼,换上一双农用胶鞋,顶着新买来的竹编圆帽,云离便迫不及待往小鹿山南边奔去。
半年前,云离以支边教师的身份来到鹿镇,教学任务对他来说并不繁重,所以平常一有空闲,他就到周边乡里四处游逛,最爱去的,就是小鹿山这一带。
这带地域也属于农用林地,上鹿村通常会将这片土地承包出去,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这片土地已经丢荒了将近两年。当得知这片土地正处于招租状态,没有经过多少考虑,云离便毅然承包下这片林地,成为小鹿山的新主人。
三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块杂草都长不成片的荒地,而如今,南边这片土地,已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近五亩大的土地里,种满了土豆。
这五亩地的土豆,是云离这三个月努力尝试的成果。漫步在绿田间,落山风阵阵,感受到的是即将丰收的喜悦,是迎向挑战的气概,是触碰到梦想激起的怦然心动。
这里,小鹿山,就是云离心中向往的桃花源。
从小到大,在各种文学小说里,都能读到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庄园。例如俄式的托尔斯泰庄园、普希金庄园,英国名著中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唐顿庄园,也有我们熟知的乔家大院、沈园。
每一座庄园,承载的不仅是庄园主人的理想,更记录着当地的人文景观,岁月变迁,每一座庄园,都是一本人文志,一张地理图,一部没有完结篇的连续剧。
云离的理想,就是在这里建立一座承载自己梦想,有个人特色的庄园。来鹿镇之前,他脑海里就有模糊的概念,来到这里后,轮廓便水到渠成般的勾勒了出来。
整个小鹿山,能用的耕地大约有一百亩地的样子,以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来衡量,这里就足足有十个足球场大,而现在,仅仅用了十不足一的土地。
履行完支教任务后,云离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庄园的建设,其他空余的荒地,与会慢慢利用起来。按照云离的构思,初期阶段要先把种植业弄上轨道,积累下一定的资本,进而再往其他方面拓展。
既然是以庄园的模式来经营,那么在种植方式上有别于一般农户,云离打算在资金充裕的时候,购入一批现代化的农用设备,用高机械化的模式来实现庄园的运作。
其实国外某些发达的地区,在农业上早已进入了机械化时代,新闻里也经常可以看到,在现代的农业设备帮助下,单靠一个人就能管理一片几百甚至上千亩的农田。
不过,在这个拥有数千年小农耕作模式传统的古老国度,习惯于精耕细作的人们,要推广全机械化农作,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