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捉耗子的金花-《钟爱之国》


    第(3/3)页

    车子是川公交制造的柴油小货车,核载一吨,实载可以到三吨。技术还没有进步到几年后核载一吨,实载可以超过三十吨的水平。

    第一次去渝洲交货,可能还要收现金,叶芦伟还是决定带着何二流跟另一个十七八岁的金刚一起去。

    三个人都瘦得跟麻杆似的,坐在比农用车还小的驾驶室里并不是太挤。安排好其它七金刚今天照样收货,不懂或者不清楚的去找杜一闷,趁着太阳还没上顶,几人赶紧的出发。临出发何二流吩咐一个金刚,记得把伟哥的自行车调试好,回来好用。

    这时代的公路当然不可能堵车,问题是沿江的这条国道现在还是泥结碎石路面,“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指的就是这种路。

    小川交平路时速大约有四十多公里,平均起来差不多也有近三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除开吃中午饭时间,叶芦伟估计下午一点前可以到北碚,和川就不停车了,越往下游去价格肯定越高是一定的。

    盛夏时节,三个大男人挤坐在川交一吨装的农用车驾驶室里,仅靠一个直径约十二厘米的直流风扇降温,不一会儿几人都汗湿重衣,还不如坐在车厢上的那个叫四娃的金刚安逸呢。

    车行了不到百公里,何二流以要抽烟为由,首先跑去了车厢顶上吹风。叶芦伟也想去,可是又深知晴天里坐在车厢上,最后下来会是个什么惨样,忍了忍终于放弃。

    车到和川,靠路边找了个地方吃饭。尽管早有心理准备,车顶上下来的两个二货,那副被细泥粉刷了全身的样子,还是惹得叶芦伟哈哈大笑。

    如果没有这个体会的,请你们去看各大城市都有的人体扮成雕塑,那全身着色的模样,只不过现在这个全身用的泥灰色,除了两个眼珠子,如果不张口的话,活脱脱就是两尊泥菩萨。

    其实就算全程坐在驾驶室的叶芦伟,一样的也被刷了一层泥灰,只是没有车顶上两人那么夸张。

    还好正是夏天,就着餐馆老板的水龙头几人简单洗了洗开吃。

    这年头国道路边餐馆,正在成为饮食文化的主流,现在流行的是水煮肉片和麻婆豆腐。几年后会开始流行绍水鱼跟连山回锅肉,再过几年又会流行瓦块鱼和跳水兔,等流行过了香水鱼、酸菜鸡,因为高速公路的全面建成封闭行车,所有的路边餐馆就会无疾而终,了却它的历史使命。

    下午一点半,叶芦伟终于赶到了北碚下面的一个小码头,此地名叫观音庙,经过了激情燃烧的那十多年岁月,神仙什么的早就去了三十三天外不敢回来了,所以也不用去找哪里有个观音的庙这种高清冷的事情。

    吩咐四娃子寸步不离守在车上,叶芦伟准备带着何二流去河边找找光东人。走了几步,何二流又退回车边,从一直背着的包里,拿出一把尺长的**改制的管制器具,递给车顶上的四娃子,同时说了句恶狠狠的话:“不管是谁敢来抢,来了就给我捅!”

    四娃子激动地接过革命武器,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副敢死队上战场视死如归的表情。

    叶芦伟满头黑线,实际上九十年代初,因为才经过了一场全国大和谐,社会还是非常安宁的。不安宁的是一些没有受到冲击或者消息闭塞的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穷山恶水等地方)。

    上一世叶芦伟去三洲出差,也是带着刀才敢出门的。情况要到97回归年之后才会有所好转,那时带刀上火车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