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惊人的演奏 上-《世界第一校长》
第(2/3)页
即使是罗姆高技练习曲最难的一首星火亦是如此。
《钟》世界十大钢琴曲之一,难度性不言而喻,并且很重要的一点,他与之前陆释晨演奏的诺玛的回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压缩,疯狂的压缩。
诺玛的回忆是将两个多小时的歌剧压缩到十几分钟里。
而相比之下,钟丝毫也不逊色,李斯特本人研究了两年。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压缩成四分多钟,要知道本身帕格尼尼就是炫技狂魔的代表人物。
简单一句话,李斯特这个变态将钢琴变成了一支管弦乐队。
现在陆释晨就要重现如此景象,他彻底进入了疯魔的状态!
接下来的主题继续延用钢琴高音区的音色特点,通过分解八度的根音,各种不同节奏的钟声精灵般的跳了出来。
互相撞击着发出“叮咚”的声音,这也是这个名字的核心,钢琴高音区清脆悦耳的音色和顿音奏法形成的短促有力的音响,组成了一连串生动逼真的小钟的鸣响。
一种与震撼激烈的节奏,完全相反的画面感。就像古老破旧的修道院,一个老人慢悠悠的撞钟,门口栽种的桂树已经弯了腰,杂草丛生。但老人依旧还是每天按时按点的撞钟。
“咚!咚!”……
每一声急促的钟声都透露着沉重。
就像之前所说,在地球上这首《钟》,是李斯特看完帕格尼尼的演奏会,然后毫无疑问的被征服,所以才会写下这首曲子。
但有一点……莫扎特也发现了这一点,因为在录制收音的过程中。不敢大声说话,因此只能够喃喃自语:“这才是真正的钟声!”
由于钢琴高音区的音色比小提琴更易于模仿钟声,因此钟声的效果更加明显,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斯特的《钟》比起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要更震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