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沉淀-《星河虫皇》


    第(2/3)页

    杨思齐在心里默默的盘算着,希望能够找出一条路子来,但想了三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办法来。

    夕阳西下,大地一片金黄,望着群山起伏,满眼青翠,这大好河山是如此的美丽啊。真是让人忘记所有的红尘俗事,忘掉一切的烦忧,真的想结庐于一处风景绝美的地方,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啊。

    山水?杨思齐愣住了。

    记得当初看《覆雨翻云》之时,庞斑带着自己恩师的骨灰,徒步踏遍天下,足足苦行了七年,这才成就了一代魔师。

    中国古代素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中国所有的学问都是源自于大自然,《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要想深刻地悟道,就必须要深入大自然之中去。

    写下一封家书,再准备好一批生命药剂之类的东西,让风神雕送返天马城,然后,杨思齐就开始了自己徒步街行走于大地之上的悟道之旅。

    接到杨思齐所传回来的家书,马梦诗的心开始担心到极点了,这个丈夫,太不靠谱了,怎么能自己一个去搞什么悟道之旅呢?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呢?可是,人海茫茫,大地无尽,天大地大,去那里找一个连目标都不知道在那里的杨思齐呢?

    渴饮山泉,饥食野果。累了,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何处不可休息呢?日出而行,日落而息。坐观满天星斗,感悟宇宙苍茫。细看大地起伏,领会天地之妙。

    杨思齐丢开一切,连万心锻神诀也不修炼了,连家人也不去想,连神虫典也丢于一旁,一心投入天地之中。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取得重大突破,未来,只怕很灰暗。

    初初开始的几个月,杨思齐还是心中杂念甚多,很多东西并不是说要抛开就能够放下的。放下不是靠说的,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念头,一种只有自己知道的思绪。你是否真正放下,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任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你放不下就是放不下。

    见过陡峭无极的险峰,看到参天的古树。观看到雄伟至极的大瀑布,看到表面平静无波,但内中却是潜伏着足可以要人命的暗河。看到天坑,细察过地洞。攀登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峰,渡过一条又一条的大河。见识过灰尘漫天的黄沙大漠,也见识过碧波万顷的大湖泊。

    大自然的一切都向杨思齐敞开,供杨思齐去参观,供杨思齐去领悟。大自然是无言的老师,将天地的法则向杨思齐无言地展示出来,杨思齐能够领悟多少就是他自己的悟性了,与其他人无关,与大自然无关。

    于山洪暴之际,顺山际激流于万丈高峰之中顺流而下,感受水的无常。

    于漫漫沙漠之中让可怕的沙暴深埋于地下,足足十二天才从沙海之下钻出来,其中感受到狂风的暴虐,也感受到大地的厚重。

    于莽莽群山之中看着百万年的古树,感受着生命的顽强。

    于火山喷之时,观看着冲天而起的岩浆,那炽热的火力让他知道什么叫火,什么叫温度,什么叫生命之火。

    茫茫原野,暴雨倾盘,狂雷闪电狂劈而下,他利用十丈长的铁枝,站于大树之顶,引雷入身,感受着雷电的毁灭与生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