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部门利益-《文科大唐》
第(2/3)页
张行成脸色也都不好了,这个绝对是唐僧肉啊!时不凡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学家,并且在那所名校里面出了不少高官的人啊!他能不知道政府这里面的这点猫腻?每年在财政预算的时候,都会有很多部门过来要钱,反正也就是巧立名目以各种方式要增加自己的财政预算,争取获得更多的钱。在政府执政当中,没有钱那自然无法执政。而财政预算是保证事权的根本,如果连钱都不够,那怎么去执政?执行政策,那要花钱的,没有钱怎么行政?
而中国历代皇帝,甚至是后世的共和国,都知道一个道理,用财权来钳制事权。宋朝单独设立了一个职位叫做三司使,掌握了全国的财权,这样可以说是一个钳制宰相事权的工具。甚至后来共和国时期的分税制,一定程度上也是有了几分这种想法,把地方财权收归中央,中央权力地位得以保障。
不过,任何政府的财政预算都是有限的,每一分钱都是蛋糕,任何部门都想要在这个蛋糕当中多吃一口。谁不是打破头了希望多获得一些钱,有了钱才能够有效做事,有效的行政。有效的行政之后才能有功劳获得升迁,而且有了更多的钱,部门内的官员才能够有更多的“福利”啊!
所以时不凡非常清楚,一般人也许认为户部这种管理财政的部门贪官多。其实时不凡恰恰知道,管理财政的才是最穷的,各部门不管是为了公家还是为了私家,那都会去监督你财政官员,让你很难贪。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不管钱,这个是古代人都明白的道理,所以反而是财政部门才是最难贪污的部门。财政部门的官员是拿钥匙的丫鬟,可是却做不了主啊!所以财政系统的官员,直接贪污的可能性反而是相对各部门最低的。
不过,目前大唐的财政系统出现了漏洞。时不凡担任司门员外郎的时候,愣是“自我扩权”把司门司弄成了一个肥硕的“唐僧”,司门司每年从各地和突厥那里收取的各种商业税收收入都达到了不下十几万贯钱,这么多钱几乎是大唐户部每年的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了。可是这个十几万贯却是属于刑部内部的财权,并非是户部的财权。户部那些钱要供应全国各部门的事权执政的花费,可是反而刑部不用承担,这样完全是财权和实权倒挂。刑部的财权远比户部都要大了,这个简直是坑爹了。
这个就好比后世的最高法院的收入,居然每年比整个国家的税收收入都要高,这个正常吗?这个司门司简直是一个下金蛋的母鸡,而且都是一个大唐僧,谁都想要来咬一口了。
“该死的,这般感觉家伙蛇大洞大,纷纷来要钱了!”时不凡心里骂道。
时不凡同样知道,凡是政府部门也就是这样了。蛇大洞大而已。收入越高,那花钱的地方同样越多。一个公司小的时候花钱少,可是一旦公司大了,那反而同样会花钱多,这个自然也就是蛇大洞大的道理,收入越高往往花钱的地方也就越多。收入高了,很多本来想干干不了的事情都干了,想买买不起东西现在也都买得起了。别说是朝廷政府部门,哪怕是个人家庭也是如此,收入提高了那自然想要过更好的生活,消费水平同样会提高,都是同理而已。
不过这个时候李世民赶紧问:“你们都来跟朕要钱,可是户部能够拿出这些钱吗?”
户部尚书韩仲良赶紧说:“皇上,我们户部拿不出这么多钱啊,哪怕把我这个户部尚书给卖了,也都拿不出这么多钱啊!”
“李世民,韩仲良,你们给我装,使劲装。你们给我在这里装纯,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吗?装纯遭人轮啊!”时不凡心里骂道。
这个时候如果时不凡还不知道这个是怎么回事,那这么多年白混了。现在自己已经成了“唐僧”了,现在时不凡所在的刑部,已经成了一个肥硕的大唐僧,谁都想要来咬一口。谁让刑部有钱,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刑部有钱也就是罪过了。之前他们谁知道刑部会突然这么有钱,刑部现在比起户部都富裕,他们谁不动心?大家纷纷开始围攻刑部,现实这次是朝廷之上同样针对刑部一起来进攻的。这个说到底也就是几个字,“部门利益”啊!刑部掌握的财权如此之大,谁都想要来咬一口,如果不咬一口那谁都不甘心。这样他们都盯上了刑部这点钱了。
果然,韩仲良赶紧说:“皇上,我们户部虽然没有钱,可是刑部有钱啊!刑部目前可是富得流油,每年十几万贯钱的收入,比起户部都少不了多少!所以请皇上下令,让刑部拿出一些钱出来!朝廷大军都在等米下锅,刑部也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那理应拿出来啊!”
不过张行成赶紧出来说:“皇上,臣比部员外郎、审计使张行成有事启奏。按照之前的规矩,司门司所收的钱,由刑部处置吗?怎么这么多来要钱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