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授人以鱼(下)-《文科大唐》


    第(1/3)页

    古人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给困难的人一条鱼,不如教导他打渔的本事,让他以后也都不缺乏鱼。何况古人也都还有一句古训,叫做生米恩斗米仇。当你对于某一个人长期的恩德,他反而会认为这个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有一天你突然不给他了,那他反而会恨你。这种事情有不少,这种后世新闻里面也都有不少了。所以这样古人都有了经验,与其直接出资供养,不如给他一个自己谋生的机会,这样他反而会感激你。不然直接供养,不但不能够产生任何的社会价值,反而还会等于是净损失。虽然这些财富是你自己挣来的,理论上你花费没有问题。可是由此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财富损失,直接供养也不是事情。

    何况这个吴夫人并非是彻底没有劳动力,如果是残疾人或者真正的没有劳动力的人,那时不凡自然不会说什么。不过这个是有劳动力,时不凡还是倾向于给她一个劳动养活自己的机会,而不是要让她直接接受别人的供养。

    “陈昭,我再次带你去另一个地方!”时不凡说。

    时不凡带着这个陈昭再次来到了万年县下属的一个折冲府,这个折冲府是匡道府。按照唐朝的府兵制的制度,这样府兵制其实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凡是百姓可以去应征当府兵。而当了府兵之后从此你也就是属于直接管理,自己编入军籍,而家人也都是属于军属。军队里面可以免除租庸调,不用服劳役,只是需要服兵役就行了。平日里面府兵是没有军饷的,只有在执行任务时候有一些额外的补贴,算是赏赐。当然,甚至武器装备,战马粮草的都是需要府兵自己出。

    不过也不是没有条件,这个条件也就是府兵可以获得土地。府兵获得土地,获得更多的土地。并且战死了之后他的口分田,可以继承。不像是别的普通百姓,口分田不能够继承给后代,一旦去世就要收回朝廷。府兵如果战死,那口分田可以留给后代和家人,这个也就是交换。

    时不凡走到了折冲府折冲都尉的办公区,这里虽然也是坐落于万年县境内,可是却不属于万年县来管理。时不凡这么过来,其实是有些越境的嫌疑,不过时不凡这个时候是有事情的。

    “去通报一下你们你们折冲都尉,就说定襄县男时不凡找他!”时不凡说道。

    这个时候时不凡必须要用“定襄县男”的身份求见,因为折冲都尉最低也都是是四品,如果以一个八品县丞的身份去求见,那身份地位矮了太多,这样到时候不好说话。以定襄县男的身份那也就是五品,再加上爵位高于官职的惯例,倒也是面对四品武官不惧,有资本平等交流。

    “是谁找苏某?”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出来问道。

    “苏折冲,这次我来找你有些事情!”时不凡说。

    “有什么事情,请你直接说吧!”苏都尉回答。

    显然,这个苏都尉明显没有和时不凡深入交流的想法,因为文官和武官虽然在高层区别不大,可是在中低层还是泾渭分明的。高层虽然可以文武互换,可是在中低层却明显不行,双不适合过甚的交流。这种文物分开的潜规.则,都是双方要遵守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