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谢安不由暗叫厉害,他欲试一试李志常的学识,却没有想到李志常反将他一军。他有武侯之才也有梁鸿之志,在现实和理想中徘徊,正是他一生最大的写照。 因为他出身顶级门阀,便注定了他和以王谢为代表的世家大族。有斩不断的干系,所以虽然有扫尽大晋弊政的决心,也一直这样做,仍旧不能如王猛那样大刀阔斧的改革,说到底他并不是商君一样的人物,为做大事,有九死不悔的气概。 但是建立北府兵。潜意识中他仍旧有暴力改革的心愿,让家族中唯一出色又性格刚毅的谢玄掌管北府兵,又何尝不是寄托了他对谢玄最隐秘的愿望,那就是做另一个桓温。 可是谢玄终究不是桓温,他的家族包袱太重,跟他一样,终不能解脱。 所以他一直以来虽然尽全力想朝好的一面发展,局势仍旧没有太大的改善。他对李志常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拷问。 是破釜沉舟,还是等待真龙天子扫清寰宇,成了他心中最大的疑难。 李志常若真是道门不世出的高人,对此定然有别样的看法。没想到李志常有洞悉人心的能耐,不答,反而拷问他。 谢安默然片刻道:“儒家顺应天命。最后浑如太极,道家顺行成~人,逆行成仙,最后可得阴阳。如佛家之正觉。儒家之太极,道家之金丹,皆是超脱轮回的道果,绝无高下之分,万物有阴有阳,既然能信天命,自然有不信天命,正如有无之并存,不过谢安因为自身的处境,仍旧不得不信天命。” 李志常拍掌而笑道:“安石有大智慧,我送你一句话,以前有人说过,你也一定听过,那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谢安双目倏的亮起来,长笑道:“我想无论是谁,道尊都可以成为他的朋友。”忽而又叹息道:“可惜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够见到道尊一面,又有谁能够做道尊的朋友。” 李志常目光投注到秦淮河水之中,目光随着波光变化而变化,如若仔细观察他,将会发现,他的目光,已经将外界的天地容纳,就算这样,他的双眸之中,仍旧有淡淡的空虚萦绕。 这时秦淮楼的小厮跑到门外,跟宋悲风说了几句,宋悲风点了点头,有些愤然道:“大人,司马元显正和沈老板争论,想要亲手将一件礼物,交给千千姑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