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殿试-《大明阁臣》
第(2/3)页
刘健和谢迁纷纷附议劝说,弘治皇帝拗不过,终于端了戴义太监手中那苦涩难以入口的药水喝了下去。
第二日,早已经在皇城外排队等候的二百多举人在礼部的带领下,纷纷的踏入这象征着天下权力中心的奉天殿走去。
作为本届的会元,陈瑀自然是站在第一位,领班见圣。
一路上,陈瑀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一直低着头,看着前面官员的脚跟,就这样一直走,一直走,直到前面那皂鞋停下为止。
大理石铺陈的光滑地面上,干净的如同一面镜子,可以清晰的应出自己的脸庞,陈瑀明显感觉自己的脸上已经出了汗滴。
这是一种没由来的紧张,虽然陈瑀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但此刻还是难免的紧张。
“诸举人面圣。”便有太监喊道,然后陈瑀一行人便当即跪下,良久后听到一声低沉的声音,这声音说不出的低沉,陈瑀甚至以为是一位老者发出的,只听到不怒自威的道:“平身吧。”
陈瑀趁着这个空档,眼珠上扬,想要看一看这中兴大明的年轻帝王。
他本就是想偷偷的瞄上一眼,可谁知这一抬眼,却发现一个面目苍老的年轻人正也打量着自己,他头戴乌沙折角向上巾,身穿黄色盘领窄袖袍,中衣为红色,交领,束带用上好的玉裹着,脚穿皮皂鞋。
陈瑀吓的汗都出来了,赶紧低下了头。
“治国以教化为主,朕很荣幸,能有尔等贤才出现,今日望诸位好生答题,莫要心生他念,来日方长!”那声音说道。
这一句话,将殿内那二百多个举子们说的万般的兴奋,从现在开始,老子可就是天子门生了!
当然大多数人都是兴奋,也有人冷汗直流,弘治皇帝最后那一句不要心生他念,来日方长不是说给他陈廷玉听的又是说给谁?
“咳咳……”弘治皇帝咳嗽了两声,便被司礼太监戴义带走了,皇帝走后,便有一众翰林院学士将这些人安排坐了下去,开始发放试题。
殿试是没有誊抄官的,所以一首好字在这个时候便能体现其重要性。
殿试的治国总论一般分为“三论格式”,即主论、分论、问题,主论是对一个治国实际情况加以展开论述,分论是结合本朝的治国实际情况展开论述,最后问题是要求考生结合治国实际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陈瑀拿到了试题,主论上写着“朕惟自古帝王之政治,其端固多,而其大不过曰:道,曰:法而已,是二端者名义之致在,其有別乎?行之之序,亦有须而系可偏废者乎?”
在看分论曰:“夫帝之圣,莫过于尧舜,王之圣莫过于禹汤文武,致治之盛,万世如见,其为法之道,具裁诸经,可考而之乎?”
更加妙的是问题,上书:“朕自莅祚,夙夜兢兢,图光先列,于兹有年,然而治效未臻其极,是道有未行,是法有未承乎?抑虽行之守之而尚未尽若古乎?子诸生明经积学,究心当也之务,必有定见,其直述以对毋徒骋浮辞而却不实用,朕将采行之乎。”
谦虚,弘治皇帝真的太谦虚了,您把国家治理成这个模样了,还说未极,你这可要羞煞了前后多少的帝王?
不过弘治皇帝看问题却很对,现下的大明虽然一派祥和,但是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疾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