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苏州(一)-《大明阁臣》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苏州古称吴会,襟三江,带五湖,时下有个谚语“上说天堂,下说苏杭”,可见苏州名声之大。

    陈瑀坐着客船,感受着那“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古朴,吹着江风,所有的繁杂心事都抛去了一边。

    越是靠近码头中央,四周的客船和人烟就越来越多,直到下了船,陈瑀才真正感觉到苏州城的热闹,码头纤夫、来往的富商大贾、百工技匠,不时穿梭在码头周边。

    进了府城,映入眼帘的是一列列鳞次栉比的房屋,集市上贩卖着金银珠玉、纱罗绫锻、海陆珍宝,随着街坊叫卖声,但能看到那游方的僧人道士、游寓的学子、富贾商人、闲散的游汉、进城贩卖的老农、乞索儿等等众相。

    此时的苏州俨然已经是时下的时尚之都,苏州的成名在于“人”。

    苏州人善模仿古法制物,造假骨董、临摹书画,其所造之物,真假难辨,堪称一绝。

    时下有人书曰:卖花人挑花一担,璨然可爱,无一枝真者。

    行在市集中,陈瑀竟一时间迷了方向,他便找人询问城北如何走。

    那人贼眉鼠眼,眼珠在眼眶中打了一个转,便道:“可是拜访亲友?”

    陈瑀答道:“正是。”

    “岂有空手之礼?苏州人最为讲究礼,您这般恐不妥,这样,我这有几副衡山先生的字,看您是读书人,这拜访的想必也是大儒,这若是送了去岂不妙哉?”那人回道。

    陈瑀一想也是这么个理,于是便准备掏钱购置,可谁知刚掏钱时,周遭便有人制止曰:“且慢且慢,小兄弟可否要算上一卦?”

    原来是个游闲的道士,那先前要卖给陈瑀字的厮不乐意了,他怒道:“哪里来的野道士,寻他人去。”

    谁知那道士却也不示弱,他道:“调把之人,可要我将你这把式说与人听?”

    道士这句话说完之后,那小厮便灰溜溜的离去了。

    那道士身穿长长的青袍,白襟中单,手中拿着一对天盘和地盘。

    陈瑀好奇的问道:“适才尔等说话我怎么听不明白?为何那厮却走了?”

    “哎,你呀你,差一点上了当,那哪里是衡山先生的字?是别人临摹的,这种人被我等称之为“调把”,最为擅长的便是欺骗外地客商、愚民乡老。”那道士道:“你这种人,便是他们最佳的对象啊!”

    “额,还有这事?倒是长心了,谢谢道长,请问道长可知晓这城北如何走?一时间迷了方向,惭愧。”陈瑀问道。

    那道士掐指算了算,半饷之后指了一个方向,道:“那里便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