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红莲出世-《始皇圣剑》


    第(2/3)页

    “前些日子闽南刁民起事,朝廷出兵讨逆,却于逆贼头目中擒获这二人。如今正押送往临安府。”赵承宗递上一份官文后,欲言又止,便直直的看住司马重城说道。

    司马重城看罢自是一惊,接着又一言不发的呆立许久。红莲教徒参与世俗纷争本来就有悖教规,何况这次还是和朝廷对着干,这岂不是要祸及整个红莲教?如果朝廷认定红莲教是造反的匪窝,那这后果可就是要杀头要诛九族的。至此,司马重城才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赵承宗一直强调朝廷对红莲教的有所忧虑,就是怕红莲教众参与造反。

    “我今日一见司马教主,当然知道教主您仙风道骨,不会做这等逆反之事,但要让朝廷也认识到司马教主乃潜心修道,时常为我大宋社稷着想,如此才能免于一难啊。“赵承宗故意放高了声音说道。

    “那依赵先生之间,贫道该如何是好啊?“司马重城试探着问道。

    “只要司马教主能够下山赶往临安府,面见刑部侍郎郭大人,割舍与程适、施全清等人关系,并立誓红莲教为朝廷效忠即可。”赵承宗说道。

    司马重城有些犹豫,一来这样的举措是赤裸裸的向朝廷献媚,必定被武林通道所耻笑;二来即使这样做了,也不见得就能朝廷就能法外开恩,万一此行本身就是朝廷的扣押他的一个陷阱呢?

    赵承宗也是武林中人,司马重城的心思他自然看得懂。

    “少林曾有十二棍僧救唐王之举,经唐皇册封乃得武林第一门庭;道家始祖老子亦曾入仕为官,为后人景仰。红莲教自唐末成立以来,虽历十代掌教而一直星星点点,可见开宗之难。唯独到司马掌教手中,平地而起,遍布江南,可见司马教主才智过人。相信司马教主一定也知道一旦与朝廷对立,只怕到时候泰山压顶,难以善终。试问司马教主如何能够对得起红莲教历代先贤?如果司马教主能够依赵某所说,只需在刑部立誓一番,并约束教众不得参与造反起事,我以迎龙山庄担保朝廷将册封红莲教为中原第一教,司马教主亦可荣居国师要职,不仅可以光耀红莲教,更可以彻底摆脱云纵天和天尊教对您的掣肘之患。司马教主您说不是吗?”赵承宗仔细分析道。

    司马重城听到赵承宗说道迎龙山庄后,才恍然过来,原来今日之对手,乃是当今武林最炙手可热的人物,难怪自己胜之不得。而赵承宗独战四十金贼亲手救出当今皇帝的事迹早已传遍大江南北,由他力保,此事定能成功。

    司马重城一旦坐上国师宝座,那云纵天和天尊教从此都奈何他不得;相反的,如果他居此要职,还可以清算云纵天和天尊教,岂不大快人心?如此,司马重城便当即跪倒在赵承宗面前,压抑许久的心情终于爆发出来,最后皆转成对赵承宗的感激。

    赵承宗连连扶起司马重城,并向全场郑重说道:“司马教主既肯禀明忠心,想必红莲教必定为朝廷所仰仗重视,从此红莲教再不受天尊教指使。”

    五指山总坛的人皆是根正苗红的红莲弟子,如今听得此消息后都振奋不已。一朝之间,众人便经历了从对死亡的焦虑、恐惧到对荣耀等身的转变,实在是意外非常。

    “今日此举皆是为社稷苍生,至于我红莲教,实在不足一提。”司马重城谦虚道。

    “司马教主以仁德之心为国为民,赵某钦佩非常。”赵承宗笑道。

    “哪里?哪里?反倒是赵大侠为我红莲教释嫌,不远千里来到五指山,实在让贫道感激备至。赵大侠于我红莲教,于我司马重城皆有再造之恩,往后但有需要,贫道及红莲教定当全力报答此恩德。”司马重城动容说道。

    赵承宗对这些感恩戴德的事情并不上心,便转而和司马重城说起之前的比试来。而在这一点上,恰恰也是司马重城极感兴趣的。

    “方才贫道使出红莲涅槃时,共刺出八剑,何以赵大侠明明中了我的剑招,却丝毫无恙?”司马重城忍不住问道。

    “哈哈,雕虫小技,何足挂齿。我见司马教主剑法卓绝,实在避无可避,干脆以真武玄功强行接招。”赵承宗谦逊的说道。

    “真武玄功?天下竟有这等强悍的内家功夫?”司马重城自言自语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