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喜忧参半 4-《震动》


    第(1/3)页

    [燃^文^书库][]                紫you阁下午安排的是一个山区乡镇.这也是齐天翔特意要求的.尽管山区在河阳县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却也是他关注的一个类型.

    灵山山脉横亘在河海省中部的平原之上.仿佛是平地隆起的一座山包.将河州市和清河市自然分割开來的.就是灵山巨大的山脉.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更明显的界限就是发源于灵山的陵水河.河阳县的山区就处在灵山山脉的浅山区域.大范围的山地还是在清河市境内.但即使是浅山区域.也与平原地区有着很大的不同.而生活也就有着不同的艰难.

    郭村处在大山深处的一处山坳里.是河阳县为数不多的贫困地区.全村人口不过四十余户.生活困难的就占到一半以上.由于事先通知了山湾乡.齐天翔他们的车队到了村口的时候.山湾乡的乡党委书记、乡长.以及郭村的支书、村委会主任等一行人.都在村口静静地等候着.

    随着冯俊才的先导车缓缓停下.小王也娴熟地将车靠近路边停了下來.齐天翔等冯俊才殷勤地打开车门.才慢慢地走下车來.

    “齐书记.咱们只好在这里下车了.村里的地方太小.车子进去不太容易停放.”

    冯俊才恰如其分地把停车的理由说得很简单.其实齐天翔知道.冯俊才这样轻描淡写地说明.只是为了掩饰车队的豪华与贫困村子的巨大反差.也是为了不引起村民的反感.心里很是为冯俊才考虑问題的周到赞赏.就微微地点点头.耐心地听冯俊才介绍山湾乡和郭村的干部.笑着与他们一一握手.然后在他们的引领下.慢步走进了村子.

    相对于平原村庄村口耸立的牌坊样的村名牌匾.郭村的牌匾简单了许多.只是在村口一个大榆树上悬挂了一块大大的木板.上面墨汁写着“郭村”的字样.显得简单.也透着简陋.

    村委会更显得寒酸一些.两间低矮的青砖瓦房沒有院门.沒有院墙.就这么**着迎接着关注的目光.门两边悬挂着白底红字和白底黑字两块牌子.代表着村两委的存在.也预示着这里是全村的中心和主心骨.

    齐天翔的心情有些沉重.如果说山下看到的清荷村和举办奢华婚礼的河西村.代表着两种不同形式的现代村庄的话.这里似乎还远远停留在遥远的过去.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还不如过去.以往的村两委的前身大队.不但拥有绝对的权利.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庄中心.而且还是有着凝聚力和地位的所在.是党和政府存在的象征.现在尽管牌子还在.但权利和向心力却名存实亡.集体经济有一定基础的村庄还要好一些.山区和贫困地区的村两委.存在只是一种形式.或者只是一种必须.实际中也许还不如过去的宗祠和家庙.

    远的不去对比.全国区域内的东西部差距.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以及由经济发展带來的地域文化和安全方面的问題.必将带來更深刻的社会分化或变革.但这是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政治学需要研究的课題.解决的矛盾.这是齐天翔所难以涉及的.也是暂时考虑不到的问題.尽管也曾忧心忡忡.甚至有过深刻的思考.可毕竟离得很远.可以想也可以不想.但今天所见.这一切都清晰地摆在自己面前.需要自己的智慧來解决这些现实问題和矛盾.而且现实问題真实地考量着他选择.是留在过去.还是面向未來的不可知.过去的注定与贫穷为伍.现在的可能是清荷村的青山绿水.也可能是河西村的乌云蔽日.这都是发展带來的必然结果.

    即使保持现状.结果可能会更可怕.同样在一个区域里.再小一点说在一个县域管辖下.郭村与清荷村、河西村的话语权可能一致吗.在地方政府的心目中能够一视同仁吗.贫困和富裕之间能够保持心态平和吗.能够互通吗.不会发生因经济而文化.因文化而地位的矛盾吗.

    这些需要齐天翔的回答.需要他的思考和探索.需要他拿出解决问題的办法.但目前更需要的是时间.是探索的成本和样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