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鬼愿师-《都市之鬼愿师》
第(2/3)页
“是吗?被阳光照到有没有不适感?是不是觉得别人离自己很远?还有,这两天你觉得自己饿吗?”鬼师看刘新林有些想不起来,便提醒到。
“嗯?鬼师,您怎么会知道?”刘新林很奇怪,这些事好像自己对别人没有说过吧?
“哎,我实话对你说吧。”鬼师摇了摇头,叹息道。
“嗯嗯!”刘新林点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其实,你在两天前就已经死了。”鬼师说完看了一眼刘新林,发现刘新林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眼中的笑意掩饰不住而已。就接着说:“就是你修理汽车时,被另一辆汽车撞飞时。当时,你就死了。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你的魂魄并没有去地府投胎,而是留在了人间。魂魄,属于阴灵,正所谓阴阳相克,你在魂魄状态中,被阳光照射到能不有疼痛感吗?”
老者顿了顿,喝了口茶,接着说:“还有,别人都离你很远。处于魂魄状态的你阴气太盛,正常人阳气旺,所以都会不自觉的远离你。至于饿嘛~你觉得死人会饿吗?”
刘新林刚开始并不觉得老者是在说实话,可是越到后来刘新林就越觉得老者的话有理。可是,刘新林还是不能接受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
“另外,这是你身上的一个东西,好像是香囊。”老者看刘新林一副思索的样子,把一个香囊交给了刘新林。
“这个?我不记得我有香囊啊!”刘新林接了过来,看了看,说道。
“可能是你忘了吧,人死之前可能会丢失一些记忆。”老者解释道
“哦!”刘新林把香囊收了起来,抬头问道:“那鬼师您是怎么知道我死亡的?”鬼师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刘新林已经有些相信了。
“其实,红尘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比如冤魂鬼怪,比如真气。这些都不是你们这样的人可以接触到的。”鬼师开始给刘新林讲起一些隐秘而又陌生的事。
原来,在刘新林眼里原本只是灵异的故事,其实它都真真正正的发生在我们华夏中原。
但是这个源头已经无可考证了,鬼师只知道一点而已,估计只是其冰山一角。像淮南王他就是快要成仙的人,才有了那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还有,聊斋的作者蒲松龄,也和鬼师一样,属于那个圈子里的人。
而这些人到现在基本已经分出了各自位置。有捉鬼师,渡鬼师,还有一个鬼愿师。
其中,捉鬼师大多以道士居多;渡鬼师差不多全是和尚;鬼愿师就不同于前两者了,别看他们是一捉一渡,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见鬼就杀,毫不留情。而鬼愿师却是完成冤魂死前的遗愿,从而让他们自行投胎。
这样既不杀生又清理人间,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是,还是没人愿意成为鬼愿师。
究其原因,不过是嫌麻烦而已,辛辛苦苦为一个魂魄的遗愿奔波劳碌,到头来只是一个谢谢,和不多的钱财。而且还没有人能记住你,连个虚名都没有。这样一来,还有谁愿意做?
但是,历史上并不是没有人成为鬼愿师,而且有几个还是非常有名的。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武侯诸葛亮,他就是一个鬼愿师,只不过他的任务是帮助刘备一统江山而已。可惜,终其一生都没有完成而已。
还有一个是包拯,包青天。据说他白日审活人,黑夜查冤鬼,帮助无数冤鬼完成了遗愿。要不然,包拯不会有那么大的名气。而且,他旁边的展昭和公孙策分别是捉鬼师和渡鬼师,这对组合可以说是千年难得一见。
三家各有恩怨,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捉鬼师和渡鬼师几乎一见面就会一言不合,立刻大打出手。不过,都是点到为止,不可能真冒出人命来。毕竟,上面有规定的。
而鬼师就是其中一脉相承的鬼愿师。
“哦?您就是鬼愿师?”刘新林还以为鬼师是渡鬼师呢。
“没错!”鬼师苦笑了一声,“小时候被老师看中,从小就跟着他学艺,走南闯北的。最后,被老师坑了一次。”
“坑什么啊?”刘新林眼里闪烁出发现八卦的眼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