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受公主白眼-《妖谋》


    第(2/3)页

    上辈子的她询问过无数人,却一直得不到确切答案。这辈子的她却误打误撞地追问出了真相。

    秦英用干巴巴的声音道:“若小道没有记错,消渴有很多并发症。太医署的医官们怕引发殿下的旁疾,将会承受天子之怒,便只开保守的汤药方子缓解消渴之症。”

    想到这里她才明白,为何过去的日子里只见太医来诊脉开方子,不见他们做些别的。原来那些人都是在明哲保身啊。

    但他们有没有考虑到病者的心情?整日躺在一处不能下地,这对一个少年人该是多大的折磨?他们作为医者,怎么能如此心狠?

    秦英想起,她入宫时已经对陛下发了誓,李承乾痊愈之前不轻言离开。

    她现在是骑虎难下了。

    靠谨小慎微的医官们来治消渴,还不如靠自己来地痛快呢。

    “小道必将尽力而为。不过小道并无太大把握,娘娘记得提前为小道求个丹书铁劵,万一触怒龙颜,头上也好有个顶罪的。”秦英长跪道。

    丹书铁券是由汉朝传下来的,可以免除死罪。秦英到现在还对上辈子的死亡心有余悸,于是就向长孙皇后如是道,也是在为这辈子留个退路。

    长孙皇后觉得她的话里有玩笑的意味,不由得勾起了嘴角。

    这时两个人止语,宫侍们敲了敲门,依次进殿,呈上半盆子水和干布巾,开始给发热的太子殿下冷敷。

    秦英悄无声息地出了丽正殿,碰上了太子的胞妹李丽质。

    长公主来东宫看望李承乾,恰好从林太医口中听说了秦英的事迹,心中对她的作为很是不满:“你不是医官,怎么能给大兄施针?”李丽质说着还不忘补给秦英一记白眼。

    秦英对于长公主的无理取闹很是无奈:“是小道多管闲事了。”她低着头语气很不诚恳地说道。

    “哼。若你再乱动本殿下的大兄,本殿下绝对不会轻饶你。”

    李丽质的低声威胁好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秦英忽然抬起眼,直视着矮自己半个头的长公主。

    “——不是乱动太子殿下,小道对自己的扎针技术很有信心,公主殿下想不想试试?”

    秦英面无表情地回敬道,缓缓举起了手里的方形针盒。

    李丽质还是个十一岁的孩子,自然惧怕着那隐匿着无数银针的盒子。被秦英唬住的她狠狠地跺了两下脚,风一样奔进大殿找母后告黑状去了。

    正巧有几个宫侍从殿内出来,先看长公主怒气冲冲,又见秦英神色淡然,心中立判了一个高下。从那以后,他们对秦英的态度就像敬神。

    长孙皇后听李丽质一边抹眼泪一边控诉秦英是如何地欺人太甚,根本没往心里去,她觉得小孩子之间相处嘛,难免会产生摩擦,斗斗嘴吵吵架无伤大雅。

    这时她完全把秦英看做了和李丽质一般大的小童,而不是入宫给太子祈福医疾的道士。

    晚上的时候,李世民到长孙皇后的寝殿用膳。在官婢给两人布菜的空隙间,长孙皇后说起了丽正殿里的事情。

    李世民听完评点一下:“林太医低估了秦英。他没有想到,秦英年纪轻轻却是个硬茬儿。”

    长孙皇后妙目潋滟:“二郎罚还是不罚他们?”

    他和长孙夫妻多年,一瞟她的神色便知道她心里是有主意的,于是李世民反把问题让给她答:“你想如何?”

    “让林太医与秦英合作医治承乾的消渴。林太医想法保守,而秦英心思活络,两个人正好互补所短。”长孙言笑晏晏地道。

    李世民长叹道:“这处罚还真是别具一格,他们两个人非记恨朕不可,可怜朕每次都给冒坏水的你背着黑锅。”

    长孙对夫君亦真亦假的抱怨一笑而过,又说起她和秦英的约定,当然也包括秦英求丹书铁券的事。

    “丹书铁券?他的口气真不小啊。”李世民眯起了眼。

    “怎么?”长孙皇后只知它可以免除死罪,却不知别的用处。

    “丹书铁券上头刻着官阶爵位田产,而且是世袭的。只要得到了它,不就意味着子孙后代不用为生计发愁了吗?”李世民闷声解释,“他这下可是算计上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