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传授莲花落(一)-《超神娱乐至尊》
第(3/3)页
“莲花落流行于京、津、河北等地。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徽宗时期莲花落这种曲艺在民间大兴,主要演唱者从僧侣转变成了乞丐,我们丐帮弟子那时候,几乎人人都能唱上几段莲花落…”
陈放洋洋洒洒的将莲花落的起源讲解了一通,黄云天以及台下听讲的丐帮弟子都听的很入迷惊讶,这100名弟子以及黄云天这个分舵的长老在内,可都是曲艺爱好者,陈放的讲解他们闻所未闻,所以听得很入迷。
另外让他们惊讶的是,这陈长老如此年轻,竟然知道如此之多。另外莲花落竟然在宋朝时期的时候,曾经竟然在丐帮中风靡过。他们100人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莲花落的起源的,陈放在小商品市场唱的莲花落未流传出之前,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有莲花落这种神奇的民间曲艺。
“莲花落的演出形式有单曲、彩唱两种。单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词采用叙述体;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饰为旦、丑两种角色,分包赶角,略如戏曲,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
“莲花落在民间,由于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别之分。凡是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组织,称为“清门”;而职业艺人的班社则称为“浑门”。这两派又统称“小口莲花落”,而我乞丐所唱的叫“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
“莲花落的曲调比较简单,只有上下句。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腔调有“平调”、“悲调”之分,另外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通常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
讲完起源历史,陈放又将莲花落的唱法以及表演形式讲了一通。
“陈长老你刚刚讲莲花落的曲调比较简单,只有上下句。但是听你后面讲的这么多板眼、腔调等我又觉得很难,陈长老能具体的给我们示范一番吗?”
陈放刚一停顿下面就有弟子提出了疑问。
“是啊,陈长老给我们示范一番吧!”
……
这弟子的问题显然代表着下面多数人的疑惑,包括黄云天在内都渴望的看着陈放,希望陈放能就现场示范一番。
PS:今天的推荐票很给力,谢谢大家了!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