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回 说亲(一)-《红楼之黛玉》


    第(2/3)页

    皇帝见莫轩这样,不由得也转头看了眼黄季云,却见黄季云满眼冷厉地盯着莫轩,却是一言不发。皇帝不由在心中暗呼一声:糟糕!

    虽说皇帝心中明白,黄季云怕是记恨上了莫轩,此时却也不是开解的时机,遂按下此事,对工部尚书及兵部尚书吩咐道:“此图纸当列为一等机密,谁也不可外传,若外传者,一旦发现便以通敌卖国之最论处!尔等可明白?”

    工部尚书,兵部尚书,以及七王爷义亲王与黄季云皆是躬身应是,只莫轩显得有些浑浑噩噩,不知在想什么。

    莫轩本想再去城外庄子与黛玉解释一番,或者找了黄季云,黄大学士解释也行,可惜出城他已经没有时间,而黄季云从御书房出来后,仿佛就有意的避开他,竟是寻不到人。

    第二日一早,莫轩带着满腹的忐忑与纠结,跟随七王爷义亲王踏上了前往西北的征程。大军的出征,并未给京城百姓带来任何的影响,若一定要说有,那便是增添了一项新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在黛玉的庄子上,却因为莫轩临走时的嘱托,多了只挑食,任性,多嘴多舌的鹦鹉。黛玉索性将这让她极为头痛的鹦鹉,挂在了前院大厅中,不曾想没俩月,这鹦鹉竟也学着那些女孩子一起吟诗作对了!

    在七王爷义亲王的北伐大军中,有一个特殊的队伍,由莫轩亲自带领。除了七王爷义亲王,谁也不知道这支队伍究竟是做什么的,只当是皇后娘娘的侄子,跟着七王爷前来混军功的。

    莫轩这些日子,除了行军,便是带着工匠一路收集制造雪橇的材料,除了防备极少的几位工匠将图纸外泄,倒也轻松。但心中却因当日御书房之事,心中愁闷,故而整日里也没个好脸色,好在莫轩平日里便沉默寡言,遂也无人注意。

    大军出发后,皇帝又忙碌了两日,待得清闲时偶然听皇后提起承恩公夫人为儿子莫昂,求旨赐婚,方想起莫轩来。

    转日皇帝召来黄季云,在御花园品茗时,状似无意说起黛玉即将开笄成年之事,黄季云也是一阵的恍惚,惆怅地道:“一晃便是十年啊,当年那个小丫头一眨眼,竟长大了。”说着嘴角带出微微笑意,许是想到什么趣事儿。

    皇帝见此也不追问,只严肃了神情道:“当初如海将这丫头的将来托付与朕,如今眼见着这丫头即将成年,季云作为这丫头的师傅,朕便问问你,心中可有何想法?”

    黄季云一听,也整肃了神情,放下茶盏望向皇帝道:“不知圣上可是有了安排?”作为黛玉的师傅,黄季云是将黛玉当成女儿来看待的,此时听皇帝说起她的将来,黄季云不得不重而慎之。

    对于黛玉的将来,其实皇帝也很慎重,甚至可以说比黄季云考虑的还要多。

    林如海是忠于他的臣子,也是他为数不多的知交。人都说天家无情,太上皇也不止一次,指责他这个皇帝太过冷心冷情,当年还未登基之时,甚至许多人都在背地里称他为“冷面王爷”“抄家王爷”。

    再者他初初登基,国库空虚,可谓是举步维艰,黛玉那小丫头竟也看清了他的难处,主动现银,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为国库赢来了喘息之机。有武郡王府这个招牌在,皇帝并不认为黛玉无力保全林府家业,故而对黛玉当日之举,心中很是感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