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臣蔽圣听-《惊风波》
第(2/3)页
樊姜之于她是政权上最难对付的对手,是敌非敌,亦师亦友。不可否认的是,在她和樊姜相处的这些年,无形之中她学会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直到今天才真正派上用场。
“我最厌恶人来求我了。”元灵均蹙眉,无视此人眸中流露出的乞求,用力挥了一下袖子,在兵士们畏惧的视线中转身走开了。当她再回首去看,九万已经刀还鞘中。
“要走得更远才行。”仿佛在自言自语,接着她又说,“但不是现在。”
元灵均爬上了山丘,一刻不停歇地往前。转眼间他们回到那户人家,牵了马匹快速离开。
他们没有回城,接下来的几天都一直在长郡附近转悠。一路上,他们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投亲来的异乡人,行商的商贩富贾,喜好结交的游侠,举族南迁的北方豪族,大多是因为战乱避难而来,当然也有其他原因。
例如遇见的一位六旬老丈,儿媳皆丧命,他带着稚龄的孙儿一路奔南,甘愿卖身为奴,寻一条活路。
“近年气候不好,田地收成难产,郡中官吏仗着皇亲国戚为非作歹,严苛****,强行征收赋税,徭役实在太过沉重,乡亲们不堪重负纷纷出逃。老头我也是万般无奈,孙儿年纪尚小,老头也没几年活头了,趁着还能活动将他带出来。”老人垂着泪诉说遭遇。
孩子瘦巴巴的,有气无力地睁着眼睛,可怜兮兮地瑟缩在老人怀里。元灵均从袖中掏出一块蒸饼递到孩子嘴边。
“谢谢娘子。”老人感激地说。又让孩子给她磕了一个头。
蒸饼早就冷硬了,饿极的孩子却吃得格外香甜。
怎么会是这样的?临安犹如隔绝音讯的孤城,皇帝对外面真实的状况毫不知情。战乱以及沉重的苛捐赋税让紧邻中朝的国土怨声四起,危险逐渐逼临京城,皇帝却要镇压没有生存希望的百姓,官逼民将反,历朝历代的警示仍载史册,字字如鉴,还在繁华美梦中的士族却在夜夜笙歌,利用党争的胜利为姓氏增添更多荣耀。
君父一心要壮大的南晋,在何时已经徒留一具华美的外壳,还没来得及开创盛世帝国已经面临亡国之危。如若三姊邕国还在,岂会放任今天的局面,她当真为远在云州的君父感到可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