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抢技术-《重生苏联》
第(2/3)页
幸好,盟军的行动够快,在苏军到达圣埃蒂安之前,控制着那片地区的维希法国政府就已经向盟军投降。
现在,盟军已经解放了整个法国,进入了比利时和德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美军已经不需要担心苏联及其支持的红色势力在法国所造成的威胁,可以放手在荷兰或是德国西北岸登陆。
为了确保登陆顺利,盟军在比利时和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向德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将德军牵制在比利时和阿尔萨斯-洛林一带,使他们无法顾忌到荷兰那边。
结果,当盟军在荷兰登陆之后,一路上根本没遇到什么抵抗,在当地游击队(荷兰游击队的背后是英国佬)的帮助下“解放”了荷兰全国,部分盟军也进入了德国境内,开始向不莱梅和鲁尔工业区行进。
此时,德国即将覆亡的命运已经无法逆转,英美苏三国都在尽力从纳粹德国手上抢占最多的地区,以从这场战争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目前,苏联红军已经得到了德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精华工业区,控制了包括毛瑟、奔驰、宝马、保时捷在内的轴心国军工企业,扼杀了轴心国坦克生产、飞机引擎生产和枪支生产的命脉。
不过,德国的军事工业体系并没有因为苏联占领德国南部而崩溃,位于埃森的克虏伯公司依然在为纳粹德国生产火炮,杜塞尔多夫的莱茵金属公司依然在生产各种枪械,卡塞尔的亨舍尔公司也仍然在生产坦克,不莱梅的福克-沃尔夫公司依然在生产飞机。
这些地区,离苏联占领区还有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已经在逐步缩小,斯大林甚至已经打定了如意算盘,成立了相关的小组,负责处理鲁尔区工业体系的相关事宜。
但如果英美联军登陆荷兰的话,英美联军将可以更快地从荷兰一带进入德国西北部,然后抢占鲁尔工业区和不莱梅、汉堡、科隆等工业城市,到时纳粹德国剩余的军工企业将会落入盟军手中,苏联将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德国工业体系。
在曼图洛夫眼中,德国的民用工业对于苏联的价值而言,比毛瑟、克虏伯等军事工业还要重要,因为苏联在军事工业上的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民用工业的技术却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技术落后的国家,在军工和民用工业方面的技术都处于世界二流的地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