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反攻的条件-《重生苏联》
第(2/3)页
“其实,新西伯利亚能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靠的是您在任时一手打好的基础。我现在做的,只不过是延续您的政策,秉持您当初的治理方针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契尔年科同志,您夸奖了。我做的那些算得上什么呢?”这个时候,一向谦虚的曼图洛夫又开始贬低自己了。“我在新西伯利亚的时候,只不过是想着尽自己身为**员的本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而已,换做是另一名负责任的**员,其实一样也能做出这样的成绩。”
“曼图洛夫同志,您又说这些了。我们的党并不缺乏负责任的**员,但像您这样有能力,有眼光,有智慧的党员就没多少个。换做是其他人,很难在新西伯利亚州干出这样的政绩。”
“是啊,曼图洛夫同志。”利加乔夫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赞美的行列中,“您的眼光,的确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要不是您洞悉先机,预测到德国法西斯的入侵,尽早升级了旧国境线上的防线,恐怕德国人已经杀到莫斯科了。”
眼光?曼图洛夫作为一个来自21世纪的穿越者,他的眼光自然比其他苏联人还要“长远”得多,毕竟他能够准确地预测到将来会生的事情,也能以一名“后人”的角度,客观地分析、思考问题。
……………………………………………………………………………………………………
战争已经进入了第四个月头,莫斯科依然遥遥无望,希特勒“三个月内消灭苏联”的幻想已经化为了泡影。
经过激烈的战斗后,苏德两**队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都在“曼图洛夫防线”前吃了败仗,元气大伤。
无论是损失了第2装甲集团军的中央集团军群,还是损失了半个第一坦克集群的南方集团军群,都在面临着兵力不足,士气低落的问题,已经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起大规模的攻势。
而北方集团军群在纳尔瓦战役之后,虽然也有损失,但因为他们并没有遇上围歼战,而且善于利用爱沙尼亚民族主义分子当炮灰的缘故,自身的损失并不是很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