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我先考考你-《神医的极品人生》
第(2/3)页
说是义诊,其实他就是想多练练手。詹老爷子虽然不肯收他为徒,但见他诚意十足,最后还是忍不住给他介绍了几本中医典籍,让他自己去自学,用詹老的原话说,就是:“虽然你小子有一定的慧根,但是距离我收徒的心理准标还差一大截,所以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别指望能拜我为师,买几本书自个玩去吧,能玩成什么样子,就看你小子的造化了。”
其实,詹老故意介绍这几本最为晦涩难懂的先秦时期的中医古籍给他,用意有两个。
第一,就是让他知难而退,这些古籍成书年代久远,当时的语境与现代人的生活语境,已经完全不同,就连詹老认识的几个教授级的西医专家,面对这几本书,也只能苦笑地说,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他们一点儿也不明白,简直像天书似的难懂。
第二,如果这小子真有耐心、肯专研,把这几本书硬啃下来了,虽然仍无天份能达到国医大师的水准,但刻苦专研下去,也会学有小成,至少比现在满大街挂着中医名号,实则中不中西不西人不人鬼不鬼的害人庸医的水平要高出一大截儿。
郑海涛也是铁了心的想学中医,詹老介绍晦涩难懂的中医典籍,他都一丝不苟专研了一遍又一遍,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但是,书上的东西,永远没有实际动手学得快,于是他就想到打着义诊的噱头,到一些老年人比较多的地方支个简易的摊子去练手。
一开始根本没有人愿意配合他,后来他又想了一招,花一些钱,买一些日常能用到的小物品当礼物,凡是能配合他让他把脉问症,然后再报出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的,都有礼品相赠。
这一招还真管用,时间长了,他常去的几个地点,那些大爷阿姨们跟他也都熟了,知道他诚心想要学好中医,也都愿意让他练手,甚至还介绍一些同龄人过来捧场。
两年下来,郑海涛的把脉工夫进步神速,渐渐地也在这几个地方的老年人中混出了一些名气,谁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先给他打电话问问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郑海涛赶到人民公园西门,把车停好,打开后备箱,取出简易折叠桌椅和脉枕、小礼品等,准备在公园里支摊等林圣杰。
“小涛子来了?来,我帮你拿点儿。”
很快就有眼尖的阿姨看到了郑海涛,热情地主动跑来帮忙。
郑海涛摊子还没支好,已经有五六个老熟人围陇过来捧场了,他心理其实也清楚,这些大叔阿姨们平时没多少机会跟天天忙工作的自己孩子聊天,于是就把他当成了自家孩子的替代品,所以都会找他唠家常,话题多半都跟健康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