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洛阳水席,牡丹燕菜-《大唐武生》
第(2/3)页
“回禀杨参军,我夫妇二人经营着一个小食肆,以洛阳水席为主……”
“洛阳水席?”杨凤楼闻言大喜,也顾不得再掩饰,“快快端上来!”
也不怪杨凤楼大惊小怪,洛阳水席,对现在的他,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水席”是洛阳特有的地方风味菜肴,它风味独特,选料十分讲究,烹制认真精细,味道鲜美多样,口感舒适爽利,和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洛阳三绝。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
洛阳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个冷盘、四个压桌菜、八个大件、四个扫尾菜。其上菜顺序是:席面上先摆四荤四素八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带两个中菜,名曰“带子上朝”。第四个大菜上甜菜甜汤,后上主食,接着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二十四道连菜带汤,章法有序,毫不紊乱。
相传这是袁天罡早年夜观天象,知道武则天将来要当皇帝,但天机又不可泄露,就设计了这个大宴,预示武则天日后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汤汤水水,即是暗指武则天水到渠成;干干稀稀,是喻指武则天二十四年的干系(稀)。“洛阳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这正应了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到神龙元年病逝洛阳上阳宫的二十四年。
洛阳水席,有荤有素,素菜荤做,选料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下的走兽,海中的游鱼,地里的菜蔬,均可入席,有汤有水,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
绝对是饿鬼治肚子的不二选择!
一见杨凤楼如此急切,石磊也不怠慢,推开房门,有一位三十来岁的少妇,端着一个铜盆,走进房间。
洛阳水席二十四道菜,即便杨凤楼是饿鬼转生,也断然吃不完,所以石磊夫妇,为他准备了洛阳水席之中最重要的一道主菜——牡丹燕菜。
这道菜,倒也有个来历。
传说武则天称帝以后,一年秋天,洛阳东关外地里长出了一个大白萝卜,长有三尺,上青下白,这个异常庞大的白萝卜,理所当然被当成吉祥之物敬献给了女皇。武则天很是欢喜遂命皇宫御厨将之做菜。御厨对萝卜进行了多道加工,并掺入山珍海味,烹制成羹。武则天品尝之后,感觉香美爽口,很有燕窝汤的味道,就赐名为“假燕菜”。
又因这道菜出自洛阳,便以洛阳三绝之一的“牡丹”命名,故而叫做“牡丹燕菜”。
自那以后,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纷纷效仿这道牡丹燕菜,有钱的多用燕窝鱼翅,没钱的多用萝卜白菜,倒也吃出了相同的感情,让这道名菜之名,传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