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海峡3-《血海孤狼》


    第(2/3)页

    “这声音海岸上听不见吗?”站在舰桥上听见的自然是柴油机出的沉闷轰鸣,林准身临其境,不清楚这声音能传多远,所以很是担心。

    “听不到的。”李孔荣好歹比他懂得多。“充电时主机转低,声音传不远,再说是西南风,都往海那边吹了。海那边不但隔得远,又有海浪,也听不到。我们现在其实是在噪音之外,风早就把声音吹向西面了。”

    李孔荣也担心柴油机马达声暴露目标,可这里是最佳地点。似乎是印证他的观点,李孔荣刚把话完话,舱内便报告有情况,要他下去。是无线电室的卢如平,他这次不是收到了邓尼茨的电报,而是听见了水中的声响。

    接过耳机,卢如平道:“很奇怪的声音,一阵一阵的,像是打雷。”

    “不是打雷,是潜水炸弹。”李孔荣摘下耳机交给他,“德国人如果不是现了什么那就是疯了。他们正在使劲往海峡里扔深水炸弹。看来这件事情德国人是不想瞒了。”

    李孔荣说罢就开始想象希特勒歇斯底里的愤怒模样。自己偷了他的潜艇,他会追到到河北省来吗?呵呵,河北省现在被日本人占领,他来了也找不到潜艇。

    想到那段‘元的愤怒’,李孔荣就忍不住笑,其他人见他笑倒很不解:德国人四处扔深水炸弹,长官到底笑什么?

    李孔荣的猜想并不完全正确,德国人不是不想瞒了,而是瞒不住。被盖世太保从施潘道海军宿舍地下室解救的驻德参赞谭伯羽和许伯洲,两人为避免此事牵连中国政府,立即向记者声明此事与中国政府无关,李孔荣等海军学员是**分子。

    谭伯羽和许伯洲的声明只是其一,监听并接受到邓尼茨明码警告电报的各国情报机关对此也不断猜测,下午德国空军数架侦察机又前往波罗的海海域侦查,这些事情联系起来,各国都得到了一个近乎真实的答案:中国海军学员强行将一艘德国潜艇开出基尔海军基地,现在德国海军正在波罗的海全力追捕这艘潜艇。

    继去年吞并苏台德地区后,德国今年年初又吞并捷克其他地区。如此毫不掩饰的张狂作态让西欧各个邻国都心存忌惮。现在德国人吃了瘪,大家心里高兴,可表面上各国还是善意的表示愿意协助德国海军搜捕这艘潜艇,不过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对此完全否认。

    欧洲政局的压抑因为这件事情而显得轻松,但在雾霭深深的重庆,常总裁把外交部王宠惠等人痛骂一顿后,又使劲抽了戴笠几个耳光。谭伯羽这种文官被绑就被绑了,可武官处好歹也是军事统计局的下属机关,那多人居然没有现李孔荣的阴谋,这就是失职,那什么许伯洲尤其该死。德国那边没有看住人,重庆这边对人家的失踪也毫无现,直到第二天安插在南温泉别墅的特务把徐佩佩母女一夜未归,疑似已离开重庆猜测汇报上来。

    戴笠双颊被常凯申抽的通红,可手下的确窝囊让他无言以对。许伯洲还有南温泉馆那边实在是太失职,另外还有一个事情他没有汇报,那就是直到现在他都还不知道徐佩佩是如何离开重庆的——查阅当日重庆各个机场的航班记录,上面根本就没有徐佩佩的名字,几经调查又现使用的不是化名,因为上面的女性没有携带一两岁的小孩。

    “达琳,生气是没用的。这些人利用国家的信任,有心算无心,再怎么防也是防不住的。”说话的宋美龄,她是听见常凯申的怒吼才过来劝慰的。“德国人去年既然会主动与我们缓和关系,那这次的事情就会平安无事的过去,我们不是订了两艘潜艇吗?赔他们一艘就是了。”

    宋美龄一些想法虽然幼稚,但她举得去年的例子却很有说服力——自去年德**事顾问撤离,中德关系降到了冰点,可年底时德国代表又来了,起因是日本占领区内德国的经济利益也得不到保证,他们不得不重新和南京国民政府缓和关系签订新的贸易协议。军火产品因为碍于日本不再销售,但用于军事的工业产品和工业原料却不在限售范围之内。

    宋美龄温言宽慰着常凯申,又把仆人新换上的新玻璃杯递给他。常凯申当即坐下喝了几口白开水,可他犹自气鼓鼓的道:“目无法纪简直比汉奸更可耻!现在我们是在国仗,可有些人犹自抱残守缺,为自身私利而置大局而不顾,不尊中央命令,视党国为无物。国人不团结、军人不守纪,前线焉何能取得顺利!”

    各地军阀破坏抗战、拒不服从中央命令不再少数,可身为领袖,即便面对妻子和心腹学生,一些话也是说不出口的。常凯申只能坐在那里生闷气,直到何应钦孔祥熙来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