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纽约2-《血海孤狼》
第(2/3)页
“卢斯先生,中国为什么需要两千天才能胜利是一个秘密的、一言难尽的话题,我仅能回答可以回答的部分。”李孔荣也对其报之微笑,并得到他友好的回应。
“日本虽然是一个列强,但却是一个小国,她没有办法维持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她也不能完全消化现在所侵占我国领土上的资源,中国糟糕的交通并不能弥补他在战争中损失,她必须投入巨量的资金才能从侵占的领土中获得收益,但这显然不是她能做到的,因此,战争的结果就是日本财政最终破产。
两千天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一个国家的胜利,而是全世界爱好和平、崇尚自由人民的胜利,战争已经在东亚开始,战云同时也在欧洲密布,我们所面对的将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战争。中国将于盟国一起获得战争的胜利,以我的推断,这大概需要两千天。”
“李上校,你的意思美国也将参加这场战争?”另外一个记者反应奇快,立即追问道。
“先生,我非常清楚美国国内的现状,也赞同孤立主义者的态度。这个问题我觉得用另一种方式回到更好一些。”李孔荣说到此清了清嗓子,他用另一种高昂的语调朗诵道:“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6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一块岩石,欧洲就会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从海明威小说《战地钟声》读来的、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布道者约翰·多恩的布道词即便隔了三百余年,其中的悲悯和同情依然沁人心扉,李孔荣说完‘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在场洋人就与他一起朗诵最后一句:‘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在华人的目瞪口呆中,洋人们于胸前花完十字架、呼完上帝,之后开始剧烈的鼓掌,他们热忱的目光已将李孔荣看成是自己人。
这么一场简单的布道后,提问似乎已经结束了,亨利·卢斯还有另外几个人走了上来,笑着和李孔荣握手。于焌吉见此便招呼大家进入领事馆。
“这位是时代杂志的创始人,亨利·卢斯先生,他是中国人民忠诚的朋友……”张伯苓的弟弟张彭春很自然的走上来向李孔荣介绍这几个洋人,第一个就是浓眉大眼的亨利·卢斯。
“噢!”李孔荣自内心的惊讶了一句,他盯着亨利·卢斯的笑脸震惊道:“您就是卢斯先生!真是太荣幸了,见到你非常高兴!”
时代杂志自193o年创办以来,行量逐年猛增,亨利·卢斯以为李孔荣看了时代杂志,他笑着道:“李,真没想到你也是时代的读者。”
“不,我并不是时代的读者。”李孔荣出人意外的摇头,“我只听说在纽约有一个奇迹,有一个人在经济最低迷的时候创办了一份独一无二的杂志,然后取得让所有人都惊叹的成功,这种魄力和智慧无人能及。”
或许李孔荣说的是事实,但亨利·卢斯笑容更甚,他最在意的是成就而不是财富。第二次与李孔荣久久的握手,卢斯也赞赏道:“李,你是我见过最睿智的海军军官。”
“谢谢。卢斯先生,我希望能用我的睿智与您一起唤醒那些苟且偷安、绥靖求存的沉睡民众。我们会有极为愉快的合作。”李孔荣当即补充道,他太需要一个大众媒介来填补自己的计划了,尤其是像时代这样能影响华尔街、影响整个美国的杂志。
“这位是费吴生(.Fitch)先生,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南京拍摄了日军大屠杀的影片,并带着影片来到美国对公众放映……”张彭春介绍着下一位洋人。
一个洋人却又中文名字,这应该是标准的中国传教士了,李孔荣听到南京大屠杀神色凝重,他敬礼道:“非常感谢您,米斯特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