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老了-《血海孤狼》


    第(2/3)页

    老司机好说歹说,徐佩佩就是不同意把怀孕的事情告诉李家,老司机说了一顿也就不说了,其实他也觉得这样没名没分就住进李家不好,可就是担心徐佩佩和这个姓蒋的小姑娘住在这里会出事,两个人都没生过小人,什么也不懂。他最后的建议是让自己老婆过来照顾一段时日,这个提议徐佩佩倒是同意的。出了徐佩佩处,老司机赶忙去电报局打电报,他可没听徐佩佩的要瞒着这件事,打到柏林的电报上一开头就是‘徐已孕’三字。

    从瑞士回到柏林后李孔荣一直在忙活。第一件事情就是和黄鸣龙深谈,他感觉此人虽然太过保守、可实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也只能任命黄鸣龙为实验室负责人,开始招募研究员、租赁研究所,购买研究设备,只是他要求实验室只招募华人这条让黄鸣龙很是反对,毕竟相比于华人,招德国研究员会更简单,可李孔荣就是坚持要全部招华人。

    第二件事就是潜艇谈判,这段时间李孔荣又与邓尼茨见过两面,其中有一次是专门谈那两艘训练潜艇的,可邓尼茨依旧以潜艇部队训练紧张为由推却了此事。这也就是说,要想拿到潜艇,只能是在吕贝克造船厂订造。订造就订造吧,可几经催促,合步楼公司那边却迟迟未送来潜艇的图纸和性能参数,这就让人很不安了。

    第三件则是联络蒋纬国。即便下个月就要成为民国政府驻德国海军武官,李孔荣还是没查找到半点蒋纬国的信息,他在柏林大学的德语学习几个月前就结束了,现在听说是住在柏林的一个伯爵夫人家中,可到底住在哪除了有限的几个人谁也不知道,电话号码就更不清楚。搞笑的是,李孔荣倒记得希特勒的电话:120050,这是来自他后世的记忆,不过这个电话他可不敢打,一打盖世太保就找上门了。

    在机场等陈绍宽等人时,无聊中李孔荣就在总结这些事情。他完全不知道他的美丽的小妻子已经怀孕三个月了,他的眼睛只盯着机场候车室的日历:6月30日,再有七天就是七七事变,这就是说减去发电报回国的时间,他必须在五天之内获知蒋纬国的电话,如此才不会失去第一个获得常凯申信任的机会。

    如果这次错过,按照他列出的情报销售表,下一次情报则是长江中游的日舰在海军封江前因为黄浚的告密而逃脱追捕。如果历史不改变,再下一个情报则是日军第3、第11师团在小川沙、狮子林一带登陆,包抄国.军左后。可这都是八月了,如果能通过七七事变获得常凯申的信任,哪怕是一点点信任,也是有利于他阻止常凯申在上海开打。

    说起来真是哭笑不得——看国府的抗战史总是让人哭笑不得!常凯申当初之所以决定上海开打,是看到日本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只有三千余人,这才同意张治中发动进攻,目的是全歼日海军陆战队,好弄出个大新闻。可一没想到日本人很快就来了增援,二没想到日本于上海的工事无比坚固,三没想到德械87、88师无能透顶,围攻十日却一无所获。

    吃不下日本海军陆战队当时撤退也可,无非是让日本人占领上海而已,这也算是止损。可为了引起洋大人调停,常凯申又命令部队在上海硬顶,面对日军舰炮、重炮、舰载机,居然要部队在一无工事、二无险隘的沼泽地上施行反登陆作战,损失惨重不说,更使得日军在上海越聚越多、仗越打越大。弄到最后下了撤退令又听说国联将在布鲁塞尔开会,所以又强令要求部队回到原阵地再坚守一个星期,以求布鲁塞尔开会期间上海仍在抵抗。结果就是命令反复、该撤不撤,大军一路溃败到南京,进而使得南京守无可守,被日军顺势占领。

    整个战役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搬其石头砸自己的脚’、什么叫做‘偷鸡不成反蚀一仓库米’。李孔荣只可惜那些因常凯申小聪明和乱命阵亡于上海以及南京的华夏勇士!当然,在国府眼中,除了几个德械师,其他部队、特别是杂牌部队仅仅是廉价炮灰。想想桂军那个在日军炮口下喊话冲锋的团长、想想日军金山卫登陆后砍去民众的一千条手臂、想想南京,他总是不能自己……。李孔荣沉浸在回忆中,钟前功少尉却告知他陈绍宽的飞机到了,他不得掐灭香烟、整理行装出到机场跑道上迎接。

    “潜艇的事情谈的怎么样了?”在各国转了一圈,放出风要采购十余艘潜水艇的陈绍宽受到的待遇可是最高级别的,所以他现在是春风满面,人都年轻了几岁。

    “海军还是不愿意卖出那两艘训练艇。”李孔荣痛苦的摇头,“看来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于吕贝克造船厂了。”

    “那和造船厂谈的如何?具体的合同都谈妥当了吗?”陈绍宽也预料到了这个结果,所以追问合同的事情。

    “造船厂我亲自去看过了,有八个船坞,开建两大六小是不难的,船厂最近也没有订单,所以这些船坞刚好可以给我们用。”李孔荣先说造船厂的事情,“价格对方咬死了一千万的五百万,不同意减少,估计要部长亲自出马才能减一些了。工期是谈妥了,但对方不敢就此完全保证,哪怕我们全额付款。还有一个棘手的便是潜艇的图样和性能参数,对方迟迟不肯提供,我写的那一份参数要求发过去,他们也久久不回复。我想估计这应该是下官人言轻微,他们不想和我谈的原因。”

    打击、贬低、收买、甚至是挑拨离间买家和专业人员的关系,这都是工业品大客户销售的惯用伎俩,毕竟专业人士很难被忽悠,卖家讨不到什么好处。李孔荣正是这样被合步楼公司的操办人汉斯·克兰所厌恶,所以有小萝卜头之称的克兰索性以没有中国海军部授权为由,不与精通潜艇的李孔荣深入谈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