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吕布不知道地是,在原本历史上,也是在初平元年(190)六月,董卓废坏通行已久的汉五铢钱,改铸小钱流通,于是,洛阳、长安等地的铜人、铜货、铜钟等皆被毁坏用来铸钱。 这一改币,直接就造成了币制紊乱,从此以后,“钱货不行”,实物交换盛行——而钱币不行的真正原因在于战乱引起的商业城市经济的衰颓和自然经济的发达,对于董卓来说这更是一个大大的坏处,一方面一些既得利益者因此受到了损害,对他必然会有怨言;另一方面改币值总归来说最受伤害的还是百姓,更容易引发政局不稳、天下动荡。 汉末的世家们盘根错节之下勾结甚多,在这种事情上肯定也会达成利益同盟,他们拿着大头,另一部分人喝点儿汤,最后董卓就变成了挡箭牌、替死鬼,至于百姓是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如果是原本历史上那样,当时的董卓掌权的大汉并非是天下一统,而是已经明确有了各地分裂割据势力,尤其是虎牢之战这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得董卓的政令并未能够及时通令天下,而以豫州地区为首的币制的改变对于全天下货币的流通却是一个不小的阻碍,可就是那样也令得整个天下的经济秩序变得更加混乱,就像是当初各有其币制的春秋战国时代一样,那样的混乱显然对谁来说都未见的是件好事,尤其站在后世来看整个历史脉络发展的角度。 但当时因为这些局限原因,董卓施行这条政令,虽然结果依然不好,影响却也有限;但现在可不一样了,虎牢关大胜之后,董卓在天下声势如日中天,能够影响到的范围更广、影响也更大,这个时候实施这么一条政令,虽说是为了大局,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长远的眼光,短期之内对于董卓的威望和统治力的打击都会是巨大地,到时候让他成为天下公敌,恐怕会比之前十八路诸侯讨董的局面还要遭。 总之这种种的一切,对于现在的董卓来说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地,而经过李儒的一番分析,吕布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对于那个幕后之人,他感觉实在是可怕得紧,简直是将一切可以利用的局面、可以利用的手段都利用了起来。 对于那个所谓的幕后黑手,李儒看上去也显得有些头疼,只听他道:“此人一日不除,我心一日难安。” 吕布就问道:“那文优可知此人是谁?” “不知何人今次我来找你干嘛?”李儒直接反问,吕布想想,也不禁哑然失笑。 而后李儒认真道:“其实对于此人确切身份,我还不能够确定,但据儒推测,此人必定是出自颖川,其与荀家、王允以及蔡邕都多有交往,因此事事关重大,我也暂时瞒着相国,担心他在王允他们面前会露出破绽。” 第(2/3)页